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8年第9期

【人物】王德军:一个退役军人的果敢与保守

发布时间:2018-09-14 作者:

王德军:一个退役军人的果敢与保守

文/本刊记者  张琴琴  王伟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陪同下,到丰田汽车北海道厂区考察,先后参观了多功能出行平台产品、氢燃料电池车、自动驾驶汽车等丰田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

此条消息一经播出,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给王德军打来电话,“哎,德军,你不就在做这事儿吗?”老同学说的是王德军创业经营十多年的中电丰业,氢能产业链上游的一家氢源设备提供商。

氢能火了,王德军的切身感受不止这一点。此前,虽有科技部原部长万钢、衣宝廉院士等一众专家为氢能疾呼,但它还只是圈里人热聊的话题;如今,他注意到在参加完氢能会议时,手里多了两类人的名片:投资公司和媒体,氢能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科学家的呼吁、高层的站台、媒体的热议、资本的入场,共同将氢能推上了风口。

 

一位风口企业家的迫切

风口上,企业和资本都在行动。

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中国氢能小镇和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集成的相关投资大约841亿元,主要集中在制氢、储运、电堆及系统、整车等领域。

今年2月,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公司等多家央企参与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央企相继布局氢能产业,如国电投早在去年5月就注册成立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洋电机、雄韬股份、潍柴动力等上市公司都在积极拓展氢能业务。

对于这一切,王德军很敏锐,“以前这个圈子上市公司都没有,现在一帮上市公司都在做这个,我们统计,有将近40家国内上市公司宣称自己并购了氢能概念公司”。

中电丰业也成为风口中的香饽饽。据王德军介绍,自今年年初始,已有不少能源央企、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接触过他。他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央企和上市公司收购多会要求控股,自己的决策权几乎没有;投资公司会要求签署对赌协议,“我们处在产业链上游,目前是整个氢能源产业有利润、最挣钱的一环,即使如此还是难以满足投资公司的财务指标要求”。在他看来,最理想的状态是被氢能源上市公司收购作为其一个子公司或者一个业务板块,“市场化的东西总是会更好一些”。

他高度信奉市场,并自信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企业拿下美国德立台能源公司和法国阿海珐氢能公司中国区总代理权,他将其归为自己“更懂国际规则和中国市场”;在氢能这一前沿领域,中电丰业亦选择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弥补技术研发上的短板: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发行业前沿领先的小型微型PEM制氢设备,与同济大学合作研发将氢燃料电池做备用应急电源,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加氢设备⋯⋯

按照《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测,截至2030年,我国氢能产业的产值将达到万亿元。身处圈内的王德军,同众多创业者一样,迫切地想抓住这来之不易的风口,趁势壮大起来。“今年我们要完成第一轮融资”,在北京的办公室里,面对《能源评论》记者,他说得随意又坚定。

 

一名退役军人的果敢

王德军的这种迫切不是没有原因,创立中电丰业十多载,把企业经营的风生水起,在行业内颇有影响力,唯一的遗憾是企业发展得比较慢。在采访中,他也不时会说到“我们这个小公司”。

他将这种“慢”归为两个原因:一是没有资本;二是自己性格中偏保守的一面。

翻看王德军在各大氢能源峰会场合的演讲资料,坐在他对面听他讲整个氢能产业的情况,我们很难想到这是一位此前在海军服役十五年的军人,做着跟氢能完全无关的工作。

“我的很多朋友也说,你个当兵的,你不是这个圈子,怎么想到做这个?”面对我们的疑问,他笑呵呵的重复这个话题。而在他的故事版本里,这种选择透出了偶然中的必然。

十五年的海军生涯,王德军主要从事海军装备军贸军援工作,与国外厂商打交道甚多,也因执行海军任务在国外驻扎多年。1999年退役后,在招商局待了一天即因“与以前的工作太相似”而走人,之后在一家投资公司短暂工作过,当时一位朋友要去比利时与一家制氢设备厂商谈合作,他因出国便利便一同前往,发现这种高端设备国内还没出现,便与朋友创立外贸公司经营制氢设备,两年后自己创立中电丰业。

他有保守的一面,在此次风口之前,从未寻求过资本的帮助,比起企业的高估值,他更倾向于卖产品赚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安全的接单”;他也有军人果敢的一面,发现机会及时转型。

在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燃料电池等领域之前,氢气作为化工原料在工业领域已应用多年,王德军创立的中电丰业在此前多年也一直面向工业制氢领域提供服务,转型发生在2016年。

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明确提出,把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作为重点任务;把氢的制取、储运及加氢站等方面的研发与攻关、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等作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把大规模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储运技术、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等列为创新行动计划。

王德军并未提及这个文件,他把转型归为看到了国外的先进做法,“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国外研究的很早,我们在与国外厂商打交道时发现他们在做这个,就想着我们也能做,很快就转型了”。

氢能火了,参与者越来越多,王德军也不时应朋友之邀去给人出出主意,“在与老外交流时,发现他们已经把这种咨询的服务做得很专业,而国内除了研究院之类还没有这种专业的咨询公司,就觉得可以把这种服务引入到中国市场”。20185月,中电丰业与比利时能源咨询公司HINICIO正式签约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对氢能经济感兴趣的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的氢能战略规划、投资和技术评估等咨询服务。

 

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日常

王德军身上,有着传统中国创业者的特点——将国外做的好的地方搬到国内,在国际贸易盛行的2000年前后,误打误撞进入氢能领域如此;从氢能设备销售公司转型氢能源设备提供商如此;引入比利时氢能咨询公司亦是如此。语言优势让他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早在军校就读时,王德军学习情报侦听专业,英语是其专业中很重要的部分。在团队招聘和培训中,他也格外看重员工的语言能力。

他也有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精明和烦恼,在筹备新三板上市一年多后最终放弃,因为“融不到钱却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运营,是在忽悠创业者”。在我们采访间隙,他的一位企业家朋友刚好来电话要约着聊聊,放下电话他也向我们吐槽作为一个企业家的不容易,“要少活好几年”。

作为成功创业的退役军人,他不走寻常路,舍弃了所有的公职待遇下海“裸泳”。“那些留在部队战友有的已经做到了很高的级别,转业到地方了有的也做到了地方要员”。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除了正在做的熬到风口的氢能,源于个人对教育的情怀,他一直在关注留学教育,也先后投资了几个项目。起因是在儿子高中毕业选择出国读大学时,他对留学市场做了不少调研工作,基本上与国内留学中介都打过交到,并主动担起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留学生家长委员会主席。他说,对于喜欢做的事情,再忙也会有时间。

前几个教育投资项目并不理想,但他很肯定地表示自己还会寻找机会实现自己教育的情怀。对于创业,他也似乎“上了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