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8年第11期

【专栏】民不能退,国一定要进

发布时间:2018-11-28 作者:

民不能退,国一定要进

文/赵义

如果问,对一个家庭来说,什么时候吵闹和争论最多呢?有人会说,穷的时候,“穷斗穷斗嘛”;但有人也会反驳说,富的时候,多少家庭闹财产官司啊。这两种说法看似相反,其实并不矛盾,因为两种说法都排除了一种情况:当一个家庭的事业在快速扩展的时候。

其实,道理也不复杂,因为无论穷还是富,资源的分配和责任的划分等问题会凸显出来,所以会斗、会争。而事业快速扩展的时候,是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这个时候大家都对未来很乐观,都是全力往前奔,其它议题相对次要。

这当然是个比喻,今天想说的是最近讨论比较热烈的“国进民退”。事情发生的背景也和这个比喻有点类似,就是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正在艰难的转型升级之中,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国内外经贸形势的重大变化,广大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这个时候,总是要找一找原因,于是,“国进民退”就出场了。但这不是它第一次出场。问题在于,证据何在?实事求是地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持这种观点的人们拿出了过硬的证据。

有的说过去几年,国企的经营业绩高歌猛进,这是占了资源的便宜,或者是有些政策带来了上游产业价格的提升,而上游基本是国企;有的说,你看现在的股市,很多上市民企的大股东都来自国资了;有的说,现在民企,除了嵌入国企的供应链条,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这些说法,其实都经不起推敲。因为,现在的问题不是说政府宣布一下哪些天花板拆掉,就万事大吉了,还要看客观条件行不行。就拿能源行业来说,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笼统的一句“放开竞争”就可以了。比如电力,涉及到发电、输电、配电等诸多环节,放开哪些环节,准入门槛怎么设定,相应的政府管制政策怎么设计,这更像是一个“组合拳”,搞得不好可能就会出问题,并且这些行业要出问题,那影响面太大了。

也就是说,从总的取向上看,即使在自然垄断行业,“民”也是要进的,各种文件上都写得明明白白,但现在的“不进”、“难进”不是简单的因为故意的人为排斥,而是因为问题太复杂,试错的成本比较高,因此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

即使在美国,当年加州搞电力市场化改革,后来也爆发了电荒危机。加州的改革是放开两头,即发电和配供电零售,中间的电网仍然是自然垄断,政府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对终端销售电价进行价格管制。结果呢?电网公司因为利润空间缩小失去了提高效率的动力,而放开的发电那头呢,反而出现了大型发电企业操纵市场,提高上网价格,让电网公司更加艰难。

这不是说市场化改革不重要,无论是进还是退,都不能笼统去讲,而是要按照明确的问题导向,精准推进。

实事求是地讲,在充分竞争的领域,即使国企想“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道理其实很简单,充分竞争,最终就看你的投资能否在终端消费市场上增值,这是不看“所有制”脸色的。

不过,前述那些观点,提及的一点值得重视,那就是上下游关系。“国一定要进”的意思,不是说上游去吞并下游,而是上游的确负有降低整个经济体营商成本的责任。经济学家周其仁最近说的一段话,虽然不好听,但也是实情。他说:我们的电费比发达国家还贵,有道理吗?中国制造业现在有到美国去布厂的,土地比国内便宜,电价非常便宜,算起来1度电不到0.1元人民币,中国在哪里也没这个价。

但需要澄清的是,这个问题不能只怪行业和企业,与政府管制等等关系同样很大。如前所说,解决的办法不是简单一句“放开竞争”就可以了。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更可行的办法是推动电力企业的升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增强电力企业的活力。

最近我和一个地方供电局的人士进行过深入交流,主要是了解其历史。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电力系统为了解决用电问题,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最初解决燃料来源,到后来办电厂,再到后来建电网,用足了政策,想尽了办法,有时候还冒着很大的风险。中国电力发展的故事不是简单的“垄断”二字可以概括的。

同时,我也了解到,当地明确提出要从建设商转型到运营商。因为现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清洁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单纯的“建设思维”或者“做工程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这个转型实际上是要提供清洁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能源的解决方案。

比如“四网融合”,如果有一条同时具有电力传输和光纤通信功能的电缆,互联网、电视网、电话网、电网能够融合为一张网,那么其它运营商就不要再搞线路了,投资和维护费用就少了,测算的结果是能节省30%以上,同时网络布点速度也会加快,效率也跟着提高了。对消费者来说,生活便利化程度自然也会大大提高。对很多行业来说,现在喊“智能化”很响,但如果没有这样一张网,只会一直是概念,难以落地。

目前,这个供电局转型的业务是自己的全资子公司来做。其实,既然是提供解决方案,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发挥机制灵活的优点。即使有一些障碍,也不是难以克服。更重要的是,这些业务可以一点一点去做,试错的成本也不会太高。

(作者系《南风窗》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