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9年第2期

【悦读】仙人掌古今谈

发布时间:2019-03-08 作者:

仙人掌古今谈

文/马俊江

读到一篇写仙人掌的文章,作者信誓旦旦地说:“其实,《本草纲目》中就有‘人常食仙人掌可长寿’的记载。”真是佩服作者的勇气,可以无中生有,替古人说话,只是说得不太像古人的口吻。《本草纲目》又不是难得一见的书,找来翻翻,一翻便知。

李时珍讲仙人掌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讲“射干”的时候,说射干别名仙人掌。射干被李时珍列为毒草,当然没法让人长寿了;第二次是在讲“茗”的时候。茗即茶,李时珍说楚地的名茶是仙人掌茶。但仙人掌茶的命名者是大诗人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中,李白说侄子在荆州玉泉山为僧,溪边有茶树,枝叶碧绿,山僧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李白路经此地,到寺里看侄子,其侄赠以茶,因那茶形“其状如手”,故名之仙人掌。李时珍第三次讲到仙人掌倒是一种草的正名,但估计他也没见过,因为他只是抄了一段宋人苏颂的《本草图经》,说此草“多于石上贴壁而生。如人掌形,故以名之。叶细而长”。

《本草图经》有图,《本草纲目》也有图,可惜两图是两种植物,李时珍的图中,已不是“叶细而长”的草。那么,古时的仙人掌到底是什么草呢?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植物学大词典》说是蕨类植物井口边草,又名井栏草、凤尾草,应该就是凤尾蕨吧。

今人所说的仙人掌不见于明代以前,道理简单,这是哥伦布从美洲大陆带回来的异草。最早写今之仙人掌的是明人,刘文征《滇志》云:“仙人掌肥厚多刺,相接成枝,花名玉英,色红黄,实如小瓜,可食”。可见,明代的云南已有人栽植仙人掌,并且赏其花,食其果。但这终属个别,更多人会对这个怪模怪样的洋植物心有疑惧,甚至视如恶鬼。大概云南是仙人掌类植物最早登录中国的地方之一,明清的云南文献里对它们的记载颇多。也是明人的江盈科在《雪涛谈丛》中曾写同是仙人掌类的霸王鞭,说云南人很怕它,认为其“性甚毒,犯之或至杀人”,但又多在门屏间栽植,江不解,人家告诉他:“辟邪”。人就是这样,相信诡异的东西会有神秘的力量,怕它,还要仰仗它。

仙人掌也是一样,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记下了仙人掌在广东的遭际——也有人种,但没人喜欢它:人们只是把这个多刺的家伙种在田边,防止牛来糟蹋东西;或者栽在墙头以避火灾。至于仙人掌的样子,吴震方说:“绝无可观”。一辈子喜爱花木的清人陈淏子在《花镜》中说仙人掌“非草非木,亦非果蔬,无枝无叶”,写它也只是“以见草木之异”。但“植之家中,可震火灾”。

现在人们不会再惧怕仙人掌了,也不会认为它有多么诡异。江南老房子上还常见仙人掌,成片地从房顶垂下来,不知是不是仙人掌避火灾信仰的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