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2019年第4期

【悦读】肉桂是一棵香树和仙树

发布时间:2019-04-28 作者:

肉桂是一棵香树和仙树

文/马俊江

桂皮是厨房常见的调味品,人们把那块干巴的小树皮扔进锅里的时候,估计没时间去想那棵树是什么样子。甚至,遇见了,也可能是相见不相识。比如走进花卉市场,卖花的人兜售一种叫平安树的绿植,大概也少有人会想到桂皮就来自眼前的这棵小树。现在,它的学名是肉桂,其最初的名字就叫桂,最早的辞书《尔雅》也称其木桂,最早的本草书《神农本草经》称其牡桂和箘桂。

中国植物的文化形象,大抵是本草学家和诗人塑造出来的。《神农本草经》中,桂不仅列在上品,而且列在“木部”之首。所以,《说文解字》释“桂”时说它是“百药之长”。为桂树赢得这份荣誉的,就是桂皮。按后来本草学家的解释,菌桂之名应是筒桂之误。为什么叫筒桂呢?因为好的桂皮可以卷成小筒,最好的桂皮可以卷成三叠。

本草上品都近乎仙药,都是“久服轻身,不老”,所以,桂树自始就赢得了求仙访道、追求长生的道士或者术士的喜欢。也因此,《抱朴子》、《搜神记》、《神仙传》、《十洲记》这些古时的道教书和神仙书里多桂树故事。故事也简单,大多是某人吃桂皮时间长了,就成了仙。但这样的故事讲多了,桂树也跟着成了仙树。三国的曹植写桂树,说树上落着凤凰,树干上盘着黄龙。仙人们来到桂树下,谈仙论道。

诗人和本草学家不一样,他们不管药效,只寻找美。诗歌里的桂树是一棵美好的树,是香树。当然,诗人赞美的香和舌尖上的味道无关,和精神有关。草木之香里,是人高贵的精神。最早写桂树的诗人是屈原,他建构的文学世界里,多香草香木,桂树也在其中生长:诗人手里握着的是桂枝、饮的是桂酒、坐的是桂舟,船桨是桂棹、住的房子是“桂栋兮兰橑”——以木兰做细椽,桂木做大梁。

古人大概是迷信诗人的,诗人说桂树是香木,人们就能闻到这棵树的香。汉魏时期的《三辅黄图》记“昆明池中有灵波殿,以桂为柱,风来自香”。《三辅黄图》不是诗,但“风来自香”的房子,也真是有诗意。栋梁之材难得,香木难求,而桂树两者兼得:既是栋梁之材,又是香木,所以才名之木桂吧。清人郝懿行注《尔雅》,说牡桂和木桂同音,都是指其木,一棵散溢芳香的树。

除了屈原,写桂树最有名的是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因为桂树的美和香,诗人手攀桂枝,不忍离去。也因为这句诗,桂树成了一棵让人留恋的树。后世的人们,也就常用这棵树挽留亲朋。朋友要离开时,白居易的悲伤里有一棵桂树:“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山中有桂树,岁暮可言归”(南朝·沈约《直学省愁卧诗》)。屈原之后,追求高洁的人们一次次向一棵桂树归依。唐人李翰注释沈约那首诗时,这样说桂树:“桂芳香而正坚,故君子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