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9年第3期

【悦读】万历三十年的世界地图

发布时间:2019-04-28 作者:

万历三十年的世界地图

文/刘青松

 

1602年,万历三十年,三十九岁的万历皇帝获献《坤舆万国全图》——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地图上,中国傲居于世界的中心。据说,参与绘图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子午线从地图中间向西移动了170度,中国从地图东边移到了中央。龙颜大悦。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夏天,吕宋国(菲律宾古国之一)马尼拉,两万多名“中央帝国”的子民死于西班牙殖民者的屠杀。惴惴不安的马尼拉总督给福建巡抚徐学聚写了封信,诬称“华人将谋乱,不得已先之”。

紫禁城里的万历皇帝知道此事,已是当年初冬了。龙颜大怒。徐学聚奏称,死者都是从漳州、泉州到吕宋经商的人,按道理我们是应该去讨伐的,不过,出兵胜负难料。话说回来,皇上的子民中,商人地位低贱,丢弃这样的贱民,皇上也没什么可惜的。

这番话,让万历皇帝心情平静下来。批了一句“吕宋酋擅杀商民”之后,他让徐学聚酌情处理。巡抚这样答复西班牙人:“中国皇帝宽怀大度,对于屠杀华人一节,决不兴师问罪⋯⋯在境华人,固多系不良之徒,亦勿容怜爱。”巡抚杀掉一个惹出事端的华商,并按照皇上的意思“削首海上”。

一个殖民者屠杀华人的血案,以天朝屠刀上一滴子民的血了结。

彼时,明朝海禁已两百余年。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下令“海民不得私出海”。三年后,撤销始建于唐的泉州、明州、广州三市舶司,对外贸易断绝。洪武十九年(1386年),东南沿海岛屿的三万余人迁往内地,屋舍烧毁。海岸线上曾经繁盛的渔港、贸易港渐成荒败之境。

海禁,禁闭了天朝的眼光、思维和可能性。以《万历十五年》闻名的史学家黄仁宇感叹:明朝最终成为一个内敛和封闭的国家,而非一个开放性和扩张性的大帝国。

禁海,迁界,再加上筑万里城墙,隔绝威胁的绝对控制,给天朝统治者带来虚幻的安全感。

“中央帝国”中心的《坤舆万国全图》,展示了天朝的统治伦理:漫长的海岸线之内是我王土,而海岸线之外,是被政统抛弃的化外之地。所谓政统,即为“尊王攘夷”。

1740年,乾隆五年,中秋夜,爪哇国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的红溪堆满被荷兰殖民者屠杀的华人尸体。慑于乾隆盛世的荷兰总督给中国皇帝写了一封极为谦卑的道歉信。让他意外的是,乾隆皇帝不仅没有斥责他,反而认为海外华人“久居番地,自弃祖宗坟茔,与盗贼无异”。

王土之外皆为夷,这是天朝统治者的道德逻辑。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万历皇帝下诏摹绘《坤舆万国全图》12份,传于后世。可惜,对统治者来说,这世界地图,终究是个符号,或者玩物。它很快就被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