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9年第3期

【悦读】里约基督雕像轶事

发布时间:2019-04-28 作者:

里约基督雕像轶事

文丨胡旭东

2019年中国春节档的爆款电影之一、宁浩的新作《疯狂的外星人》里面,有这样一个片段:那个被当作猴来训练的外星哥们儿在真猴欢欢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用外星黑科技拍到了第一张环境照,结果C国高科技特工们分析了半天,误把照片里中国内地某世界公园里的山寨微缩版里约热内卢基督雕像当成了真的基督雕像,一帮特工从C国跑到巴西去,还阴差阳错地和里约黑帮干了一仗,特别意外的是,在这一段里,C国特工还真跟里约黑帮飙了几句葡萄牙语。作为巴西最重要的地标之一,里约基督雕像在电影里也算是“常客”了,但是在中国商业片里出现,印象中应该还是第一次。

但凡去巴西旅行过的人,恐怕还没有谁没去看过里约的基督雕像。这座高为38米的雕像和世界各国其他巨型雕像比起来,其实也算不上特别高大,但因为建在一座海拔710米的山峰顶端,视野极其辽阔,非常适合俯瞰里约山、海、湖交错的全貌,加上这尊“耶大爷”雕得特别有亲和力,以一个移民大国在历史上吸纳全世界各族裔移民的热情,张开双臂欢迎各路到访者,所以它深受各国人民喜爱。2007年,它还曾以高票被选为和中国万里长城、叙利亚佩特拉古城、秘鲁马丘比丘遗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库库尔坎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印度泰姬陵齐名的“世界新七大奇迹”。今天我们来说一点一般人就算去了可能也无从了解的里约基督雕像轶事。

基督雕像所在的那座山,在国内的旅行书里一般被称为基督山,其实葡萄牙语里根本没这叫法。16世纪初,航海家最早来到这座山的时候,把它起名为“诱惑峰”,暗指《圣经·马太福音》里魔鬼诱惑耶稣基督时,“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17世纪的时候,大家就忘了魔鬼诱惑耶稣这茬了,因为山形从侧面看比较像个驼背,所以就叫它科科瓦多,意思就是驼背。所以在中文里,这座山的科学叫法,应该是科科瓦多山或者驼背峰,而不是基督山。基督雕像立在这座山上,是1931年的事儿,倒是暗合了最早名字“诱惑峰”里的耶稣梗。

去过基督雕像的人都知道,去山顶可以徒步,也有盘山公路可以开车,但是最有特色的还是坐小火车穿过森林公园上山。在基本感受不到铁路客运存在感的巴西,科科瓦多的小火车可能是你为数不多的坐火车的机会。这条总长仅为3.82公里的铁路,不少旅行手册里都说这是专为修建基督雕像运输建材而铺设的,但实际上这条堪称世界上最短的铁路远比基督雕像悠久多了。1884年巴西帝国时代的“明君”唐·佩德罗二世就已经为这条铁路剪了彩,当时科科瓦多山上有个观景台,这条铁路是为了方便游人观景用的。建基督雕像时,老观景台被拆了,但是小铁路一直留了下来,只不过小火车从古董蒸汽机车,换成了比较舒适的电力机车。

不少中文材料说基督雕像是由法国雕塑家保罗·兰多斯基设计的,还说这尊雕像是法国政府给巴西独立100周年的礼物(一定是和自由女神雕像搞混了),这都不靠谱。巴西是全球天主教人口最多的国家,19世纪中期就有高阶神职人员呼吁在科科多瓦建耶稣基督的巨型雕像,但是因为政局动荡,到1921年时,才开始启动募捐和圣像设计竞标。1923年,巴西本国的工程师埃多尔·达·席尔瓦·科斯塔的设计方案成功中标。埃多尔花了很长时间在欧洲寻访可以按他的方案接活儿的雕塑家,最后锁定了法国雕塑家保罗·兰多斯基。保罗·兰多斯基先一部分一部分地塑好模子,再运到巴西由埃多尔监督用混凝土浇筑。所以严格说来,设计者还是埃多尔,保罗·兰多斯基只是揽了个外包。保罗·兰多斯基有个曾经跟他学过雕塑后来成了钢琴师的女学生,长期对媒体说,保罗·兰多斯基才是基督雕像的真正设计者,因为基督的手就是她师父以她的手为原型做的模子。这个说法进一步搅乱了谁是设计者的迷局,不过,在这位所谓的“手模”去世之前,她终于出来忏悔,坦言之前的“手模”说都是她瞎编的。

回到《疯狂的外星人》里的里约基督雕像,这次它仅仅只起到了铺梗的作用,比较安全。由于里约人民乃至巴西人民对科科瓦多山上的基督雕像是如此喜爱,不是所有电影里的这座雕像都能让大家满意,有些电影里的基督雕像甚至会被认为有“辱巴”倾向。最著名的例子是好莱坞拍摄的灾难大片《2012》,片子里有里约的基督雕像坍塌入海的画面。在正式公映前,海报和预告片里就在刻意渲染上述画面的震撼性,这引起了巴西人民的强烈不满,天主教里约总教区响应民意,愤而起诉了片方哥伦比亚影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