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5期

【封面策划·案例】晶科能源:竞逐“第二赛道”

发布时间:2023-05-19

  晶科能源:竞逐“第二赛道” 

   文/本刊记者   张越月 

      2020年,太阳能产品制造商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的销售人员在海量业务沟通过程中发现,不少客户在购买产品时会提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配套的储能方案?”当时,一种跨界新业态——光伏配储——正在生长。自20189月合肥发布我国首个分布式光伏储能地方性政策以来,多地政府陆续发布政策支持光储系统应用。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统计,仅2020年,我国光储项目年增长率就达到132.3%,当年年底,全国已投运的光储项目装机容量约占全部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容量的27% 

  市场趋势的快速变化和客户的迫切配储需求让这家光伏制造企业意识到,“卖组件+建电站”的模式已经不足以推动企业继续向前走,应尽快进入储能赛道。 

  然而,转换赛道不能一蹴而就,储能在材料、安全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均有难题待解,何况是“光伏配储”的新模式。2020年是各路投资者“跑步”进入储能行业的开始,行业竞争明显加剧。那么,这家企业是如何竞逐“第二赛道”的? 

  “系统集成”切入 

  跨界投资,第一步如何落子很关键。在过去几年中,不少进入储能领域的企业都把系统集成作为投资的“第一站”,这也是晶科能源选择的方向。 

  2021年,晶科能源尝试加速布局储能业务,除了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及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源网侧的大型储能系统、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系统、家庭储能系统产品也陆续被推出。在晶科能源2021年年报中,“储能”被放在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第一位。 

  在晶科能源跨界储能的路径中,我们可以看到其采取了与发展光伏类似的路径。 

  一方面是关注技术。众所周知,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是衡量技术水平的关键标准。20231月,晶科能源研发的高效N型电池技术转化效率达到26.4%,是当时行业相关产品光电转换率的最高水平。在储能技术方面,晶科能源已经在液冷、系统集成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如最近推出的SunGiga液冷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就是基于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实现高效率液冷系统和高防护系统设计的结合。 

  另一方面是抓住需求。晶科能源储能产品总监周超杰表示,户用储能的主要市场是在户用光伏市场上布局,除了国内市场,产品在中东非、东南亚、北美、澳洲与日本等地也有不错的销路。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受益于去年的市场形势——全球能源转型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部分国家对家庭储能的政策支持和补贴,以欧美为主的用户对户用储能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则是晶科能源在出口组件过程中探索出的营销模式。如在德国,该国70%的户用储能应用场景都是跟光伏组件进行搭配,在这类国家,借助电力交易、峰谷电价差等市场手段寻找商业模式,让投资储能有可见的回报。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预测,全球的储能装机容量到2027年有望超过1100吉瓦时,以现在不到100吉瓦时的装机计算,储能市场还有10倍左右的增长空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日益上升,储能行业逐步发生质的变化。 

  储能市场很像十二三年前的光伏市场。尽管目前成本较高,但随着参与者增加,市场会越来越大,这有助于提升技术、拉低成本,各种应用场景也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届时,储能将不仅是搭配新能源的必选设备,而且会从高价走向平价,成为一种经济性更强的产品。 

  关注全生命周期经济性 

  413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每吨均价报19.5万元/吨,如果按照去年11月每吨近60万元的最高点计算,碳酸锂价格跌幅已经超过60%。业内人士指出,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是原材料供大于求。根据咨询机构高工产研的预测,2023年,锂资源供给116.7万吨,电池产量需求为109.1万吨;到2025年,预计全球运营矿山将达到82座,总产能将达到261.5万吨,锂资源供给为240.6万吨,而电池产量需求则为202.8万吨。 

  站在产业链角度看,碳酸锂价格下降可以提高储能项目的经济性,这有利于下游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周超杰认为,成本降低很重要,但储能项目经济性更关键的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碳酸锂价格下降可以快速提升储能经济性。但提高经济性,企业更需要关注全生命周期成本。 

  储能系统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初次投资成本、维护运营成本、替换成本、充电成本和后续的回收成本。其中,初次投资成本即储能系统建设时投入的成本,包括设计、硬件、软件、工程、采购、施工等所产生的总费用,这部分成本是目前业内认为最关键,也是投入最多的部分。而根据我国已建储能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储能电站的收益和储能的放电电量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的储能电站更有经济价值。 

  推进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储能集成商需要转换理念,要以客户为中心思考如何降低储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储能系统能用、好用,并且长时间耐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储能系统集成看似门槛低,但并非把储能变流器、电池、集装箱“拼凑”在一起就行了。考虑到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经济性,储能系统既要体现成本优势,更要借助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当前,国内储能行业的参与者都在争相推出自己的技术,晶科能源除了加强液冷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这两项技术的研发,也把电芯和回收技术纳入了“技术研发清单”。“正因为做了系统集成,我们才能知道里面哪些零部件还不够好,这也将是技术研发的方向。”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说。 

  她建议,应更科学、更客观地制定相关政策,让更多技术有进入市场的机会,这既能推动行业发展,也会让生态发展更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