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6期

【封面策划】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冰与火之歌”

发布时间:2023-06-20 作者: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冰与火之歌” 

  文/特约记者   韩佳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充满“意外”。没有人预料到开年即上演价格战,随后各家车企也纷纷推出新产品。随着造车运动进入下半场,原有的市场格局加速变化,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光环逐渐褪去,“蔚小理”也不能完全占据头部梯队,市场刷新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上位与掉队似乎在转瞬之间——今年以来,威马、天际、爱驰及恒驰等曾经知名的新造车品牌走向剧终。合资品牌中,讴歌和宝沃退出中国市场,三菱、起亚举步维艰。 

  对兼具胆量与智慧的市场参与者来说,这依然是一个在赛道上掘金的时代。超千万辆保有量让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拥有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引领者”的底气,新能源汽车也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之一。 

  挥别老选手,故事仍在继续,一场避无可避的淘汰赛已经展开。 

  淘汰赛中,局势变换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世界新能源汽车业的格局。正如4月举行的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吸引了全球汽车人的目光,中国也已成为汽车工业转型的创新前哨。 

  “需求驱动曲线”下,各方参与者面临着同样的竞争逻辑。2023年,我国纯电动汽车补贴正式退坡,传统国际车企发力电动化转型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决。与此同时,国内车企产品、技术、品牌在快速迭代,但仍面临着较大的盈利压力。 

  就销量而言,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接近30%,新能源车销量月增幅稳定在30%40%。有机构预测,新能源汽车巿场渗透率将在2025年年底达到50%2030年达到70%。这意味着只要产品合适,总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用户买单。 

  在市场扩张的同时,消费人群随之改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33.9%,其中A0级纯电车型占比35%A级车型占19%B级车型占30% 

  A0级和B级的中端车型也是电动汽车最接近冲击传统燃油汽车核心腹地的平衡价格带。这一市场是传统车企守成的核心地段,也是造车新势力实现“惊险一跃”的关键所在。 

  价格之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插混”)赛道也在崛起,4月插混市场同比增长152.3%,成为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之一。集中在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的插混车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合资燃油车的垄断,成为自主品牌的突破口。插混或将大概率分走燃油车的“蛋糕”,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支柱,并影响主流消费者。 

  凭借产品优势与价格优势,传统车企特别是自主品牌正加速“上位”。相比去年同期,第一季度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从5.1%上升至43.1%。在市场占有率提高的同时,市场话语权也正由合资车企向自主品牌车企加速转移。2023年这场大考,注定有人欢喜有人忧。  

  竞争加剧,何以“顶流” 

  价格战、成本战、规模战,这三大“战役”正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现状。随着红利期结束,市场开始考验起各大品牌的内功,任何一个短板都有可能成为车企的致命伤。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之残酷,反映为验证一款车型是否成功的周期大大缩短,从一年甚至两年减到寥寥数月。在海量新品中,找准定位对于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明显存在品牌数量严重过剩、车与车之间过度竞争、产品定位重叠等问题。如何在海量的大屏、高算力智能车中杀出重围,是淘汰赛的压轴考题。 

  在消费者端,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差正日益缩小,对众多新能源汽车车企来说,应对“平价”趋势的方法只有一条——降本增效,通过加速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速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提高生产效率,最终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新一轮竞争中,规模化将成为生存的关键。而在这一局势下,造车新势力显得更“危险”。过去,新品牌规模扩张有限,而当下“卖一辆亏一辆”的时代即将结束。随着一、二级融资市场冷却,自我造血才是跑赢同行的核心能力。正如理想汽车CEO李想近期所表示,如果L9L8L7三款车的总销量下降到50006000/月,理想汽车的整车毛利率就会变成负数。他强调,汽车行业的属性,对规模的要求太苛刻,因此更容易出问题的不是成本而是销量。 

  2023年,月销量过万将仅仅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存门槛,超过同行的底层逻辑依然是尽快盈利。这对一家企业的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乃至商品企划都有着更深刻的要求。今年,组织变革与路线调整,或将成为车企求存的重要项目。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赛道加速洗牌,弱势车企面临考验。未来两年到三年,保守预计60%70%的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只有产品好、技术强、规模大、产出快、转型快的头部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将国内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智能制造“经验”复制到其他海外国家,被认为是另一条出路。目前,在欧洲拓展市场,在东南亚地区寻找增量均为不少车企的选择,特别是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国家市场已经成为东南亚的区域性汽车制造中心。未来35年,出海成绩的优劣或将成为汽车品牌能否跑赢的核心要素。 

  智能加持,技术制胜 

  商业世界中鲜少有比造车更复杂的“竞赛”。它既考验短期的速度,也要求企业有长跑的耐力。同时,汽车工业仍然是技术导向型产业。随着消费者回归理性,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核心属性已经被重视。高强度钢板、3D打印、水性涂料、一次性压铸及虚拟制造等原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创新,使传统的汽车生产方式不断改变,整个产业也将朝着更加柔性化、精益化的方向变革。 

  技术进步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成本下降,这也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表示,未来,汽车是一个代步工具,而不应该有品牌的溢价,开什么车就代表什么身份。汽车是大众化的消费,未来应该是以成本定价,而不是以品牌定价。在他看来,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大众市场的主流产品。 

  那么,哪个环节会率先实现降价?在新能源汽车构成“三大件”电池、电机和电控中,电池系统一直是成本的大头,占到超过40%的成本。就电池产业而言,未来的方向无疑是提升能量密度的半固态及固态电池。如今,无论是电池企业还是车企都在加紧布局电池研发和生产。宁德时代创新钠离子电池,本田、宝马及蔚来等多家车企也在投资相关企业并建设产线。 

  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在体验上的差异,集中体现在续航能源方面。目前,行业内正在尝试通过换电、超快充两种方式提升电动汽车补能速度,希望充电体验能够接近燃油车加油。不难发现,“超级快充”正逐渐成为各家车企发布新车时的关键词,无论是合资阵营中的奥迪、现代,或是国产理想、小鹏、比亚迪等车企,纷纷发布支持800伏高电压架构的车型,力求实现“充电五分钟、续航百公里”的补能体验。 

  科技层面,智舱与智驾将是新能源车企的另一个发力点。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增长领先全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根据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的亿欧智库相关报告,年龄为25~35岁的年轻人当中,有51%的人表示将座舱的智能化水平作为其购车的重要参考因素,甚至有28%的人将座舱的智能化水平视为其购车时的首要参考因素。 

  相比于智能座舱,目前国内用户对智能驾驶的付费意愿不算高,但车企对赛道长线布局依然是必要的。目前,L2级别智能驾驶正成为新车标配,L3也逐渐开始量产。2023年,不依赖高清地图的智能驾驶方案有望大面积落地。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在今年第三季度,问界(AITO)品牌的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方案(NOA)将在15座城市落地;小鹏也计划于下半年开放部分车辆自动导航和驾驶辅助(NPG)功能。 

  随着前沿技术的应用,智能汽车的想象空间也将更加广阔。在Chatgpt问世后,部分车企为旗下产品引入大模型。4月,斑马智行宣布接入阿里大模型“通义千问”,相关技术会率先在智己汽车上应用。商汤科技发布“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为座舱提供更智能化的交互体验。此前,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也宣布将在长安汽车部分车型上实现应用。 

  有了大模型的助力,智能汽车将拥有远超过去的自我进化能力,人机交互的体验感将极大改善。同时,多模态大模型能够生成更多针对智驾的仿真场景,突破行业现有的L3瓶颈。更多突破性新技术的涌现也让我们看到趋势:创新才是永恒的破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