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9期

【能源地理】瑞典哈马碧湖城:“碳”路未来

发布时间:2023-09-25

    文/王金学   宋炳茹    

  虽与奥运失之交臂,幸与低碳携手同行。    

  作为一种追求高生活品质、高经济回报的“社会机器”,现代城市似乎必然要付出高能耗和高排放代价,以至于环境保护、生活品质与经济发展被许多城市管理者认为不可能兼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用20年时间培育的一个生态城——哈马碧湖城,却打破了这个悖论。这里曾经遍地工业垃圾,荒草蔓生、人迹罕至,连土壤都被严重污染,如今却因为良好的社区环境、优质的产业布局和零碳生活方式,成为斯德哥尔摩房价最贵的地段之一。 

  哈马碧湖城作为生态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绿城例范,每年吸引着上万的游客和城市管理者来此参观、“取经”。 这一可以自给自足的城市生命体不仅在斯德哥尔摩有了它的复制和升级版本,还走出瑞典,成为一种综合解决高能耗、重污染、产业低端等城市病的“药方”,更成为推动城市健康、生态、智能转型的代名词。全球广泛复制它的软硬件设施,“哈马碧生态模式”所到之处,就是人们的向往之地。 

   哈马碧湖城,这个位于斯德哥尔摩内城东南,面积仅略超2平方千米的社区是如何成为“碳”路先锋的? 

    

         城市转型开启“碳”路试点 

   了解哈马碧湖城,需要从它所在的城市斯德哥尔摩开始。这个毗邻波罗的海、坐落在梅拉伦湖入海处的城市,由十几个岛屿组成,水网密布,地形破碎,有“北欧威尼斯”之称。最早因为岛屿易守难攻、可躲开海盗袭击,这里成为一个聚居点。17世纪,在瑞典发展为北欧强国后,斯德哥尔摩凭借港口优势发展海上贸易,快速兴盛起来。但经历了18世纪的瘟疫与俄瑞战争之后,瑞典经济陷入停滞。哈马碧湖城位于斯德哥尔摩内城之外的岛屿之上,其名称原意为“滨水之城”。如同斯德哥尔摩的微缩版本,哈马碧湖城因港口而生,也经历了与斯德哥尔摩相似的兴衰与迷茫。 

  进入19世纪,瑞典向英国等先发国家学习,找到了在自由贸易政策保护下快速工业化的新方向。瑞典大量开发矿山,发展城市制造业,航运产业也因此再度兴盛,城市居民成倍增长。但在重化工业的发展模式下,水网密布的斯德哥尔摩被快速污染,当时还地处城郊接合部的哈马碧湖城就是低端制造业聚集之地和工业污染的源头,这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排放物直接进入城市河道和波罗的海,成为一处出名的脏乱社区。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发展,瑞典也培育了有探索精神的科技工作者以及追求精致生活方式的中产阶级,他们无法忍受被污染的生活环境和粗放的产业,对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不断推动城市向专业化、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斯德哥尔摩宣言》,环保理念在这个城市日渐深入人心。20世纪90年代,斯德哥尔摩发展成为北欧通信、金融产业中心,在短短的十年里,人口增长三成,人均GDP增长1.5倍,社会精英的崛起加剧了对产业转型滞后的不满,污染的环境成为高端产业发展的绊脚石。而斯德哥尔摩破碎的地形又决定了其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彻底改造城市周边严重污染的区域成了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1996年,为了争夺2004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也为了彻底治理这块被围在城中的“疮疤”,瑞典政府购买了哈马碧的全部土地,对其开展整体规划和设计,准备在哈马碧建设一处以生态为主打理念的奥运村。 

   哈马碧湖城的改造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清除地表上剩余不多的螺纹钢棚屋和丛生的杂草树木并不难,但由于这里长期作为工业废物存放地,土地和水的污染十分严重。工作人员仅在一处工业垃圾仓库,就挖出了含有130吨油料和180吨重金属的泥土。为了建设未来之城,斯德哥尔摩政府对这里的水土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与更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千禧年前后,对奥运会主办权的争夺颇为激烈,斯德哥尔摩在这次申奥中并没有成功。尽管与奥运失之交臂,但斯德哥尔摩的城市扩张与转型步伐仍在加快。这个已走到环保和通信技术前端的城市不想沿着惯性发展,决定将这块难得的大片城市土地作为一个未来城市试验项目去认真研究和设计,尝试以系统化的工业方案去综合解决现代城市的能耗和污染问题。为此,斯德哥尔摩政府集合了能源、交通规划、污水处理、景观设计、生态环境、水域管理等多领域的专家,开展了二十年的跨专业合作,一座整合了多个城市子系统的“共生城市”拔地而起,成为被世人推崇的绿色典范。 

  如今的哈马碧湖城已然成为一座风光秀丽、配套完善的生态城。一条长约3千米的林荫大道贯穿其中,中央湖景公园向周边辐射出风格各异的步行小路和宜居公寓群。作为斯德哥尔摩内城的延伸,这里有着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网络、专用的自行车道和融于绿地中的步行道,还创造性地组成了居民“共享汽车”团体,压降了汽车保有量,促进交通减碳。这里的绿地还为动植物留出了生态走廊,让它们在城市中有路可走、有地可栖、有所可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比于城市外观,更令人称道的是被称为“哈马碧循环链”的城市隐蔽工程。这里建设了高度系统化的城市“消化道”,所有垃圾都要经过严格规范的分类处理。厨余和可燃烧垃圾进入设置在社区中的负压式垃圾桶,无须垃圾车运送,垃圾达到一定数量后,自动以70千米的时速通过地下真空管网被抽吸到垃圾电厂,成为可以发电的燃料。包装废弃物和电子垃圾则被分类回收、重新利用。以湖城著称的哈马碧,在水处理方面更为精细,城市用水在经过净水厂处理后循环利用。雨水则在流经种满景观植物的绿色房顶、街道排水系统、公园蓄水池后,在与污水分流的沟渠中充分沉淀、蒸发。在保持城市清爽湿润的小气候之外,雨水沉淀后的清流也能被排入河海。城市的能源供应系统又与以上多种系统耦合:垃圾和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沼气,为公交车和居民家庭提供燃料;太阳能和垃圾发电则为城市提供电力来源;以核电和水电为主的瑞典国家电网,则是这个低碳社区微电网的坚强后盾。 

  2010年,“哈马碧模式”的成功帮助斯德哥尔摩争取到了“首届欧洲绿色之都”的殊荣,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座城市错失奥运主办权的遗憾。 

    

         生态模式成就绿色品牌 

  正如斯德哥尔摩因“开创性地将环境保护、品质生活与经济增长融合在一起”获得了首届“欧洲绿都”的称号,哈马碧湖城作为一座生态城也不局限于在能源、交通、环保、景观及垃圾废水处理方面的自体循环。在经济上,它同样具有自给自足、自我更新和繁荣发展的能力。这个容纳了2万多居民的生态城,创造了1万多个高品质、低能耗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分布在维持城市运作的各个子系统、社区商业中。新的哈马碧湖城面世后,成为一处新兴旅游地标,每年吸引游客超过一万人,其中超过半数是前来观摩取经的社会管理者和房产开发商。 

   人类城市占地表面积不足5%,却产生了超过70%的碳排放,近年来,制定了碳中和目标的国家无不将城市减碳作为重点来抓。而哈马碧的设计、建设团队拥有大量专利技术,又经过了实践检验,因此他们在哈马碧湖城建成后开始向外广泛输出理念、提供咨询、传授经验,环保生态成了这里最响亮的名片。在同处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港海滨区以及加拿大多伦多滨水区、伦敦温布利等地不断发展出它的复制和升级版本。 

  近年来,“哈马碧模式”也进入了我国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烟台中瑞城等城市地产。博鳌“零碳示范区”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也有瑞典哈马碧湖城主设计师的贡献。 

  从斯德哥尔摩一角到遍布全球,再到影响整个人类的生态理念与生活方式,哈马碧湖城的“碳”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