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10期

【写在能源边上】盐碱地焕“新”

发布时间:2023-11-06 作者:

  本刊记者   王若溪   特约记者   余艳春 

  芦苇摇曳,白鹭低飞,在金秋这个收获的季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传来了喜讯——“海鲜”丰收。近年来,新疆在内陆营造了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以用于人工养殖海鲜。这种“海鲜陆养”模式正是我国盐碱地治理的多种可行性方案之一。 

  盐碱地是威胁土地健康的世界性难题,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试图啃下这块“硬骨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胡树文提出,盐碱地治理是系统性挑战,需要多学科、多维度的研究,针对不同气候、地理、地质条件,制定不同的盐碱地治理方案。据统计,我国盐碱地类型多、分布广,面积达100万平方千米,总量在全球排第三位,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盐碱地约33万平方千米。“盐碱地将长期存在,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经过长年实践,盐碱地治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关键是针对某一区块,如何以最低的成本产生最佳的治理效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田长彦认为。在盐碱地治理的过程中,新疆特别重视分类推进,针对没有产生次生盐碱化的灌区,以预防为主;对于已经产生次生盐碱化的灌区,实施防治并举;对盐碱地改良取得成效的灌区,则重在巩固提高治理成果。 

  今年7月2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要将“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修复盐碱土壤以适应作物生长是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常见思路,而选育种植耐盐碱作物以改善土壤理化生物特性、促进土壤脱盐则是新思路,两方面同时发力,让适生种植和土壤改良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更加生态友好、绿色低成本且可持续的盐碱地治理。10月,新疆农业科学院水稻创新团队选育的耐盐碱水稻新粳5号亩产首次突破700千克,该品种水稻长势稳健,耐盐碱性和产量均表现优良,农民种稻效益得以提高。 

  近年来,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缓解农业耕地资源短缺情况的背景下,国家统筹盐碱地保护与开发,将盐碱地作为后备耕地资源,宜粮则粮、宜渔则渔,推动盐碱荒地“农光互补”项目的发展,形成发展合力,促进农户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红旗农场是新疆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与海鲜养殖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因地势低洼,农场周边的地下盐碱水都汇集于此。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当地盐碱水调配成与天然海水接近的‘人造海水’,模拟海洋环境。”巧用盐碱水资源“造海”,让海鱼海虾在离海最远的地方安了家,农场成功养殖出了高质量的海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 

  天山脚下,伊犁州尼勒克县的养殖人员将天山冰川水源与地下盐碱水配置的人工海水相结合,逐步降低水体盐度,实现海鲜“淡水驯化”。整个繁育过程需要高标准的水质把控、严格的温控与24小时连续充足供氧,每个环节都与电力密不可分。“供电公司帮助我们水产养殖业度过了今年最热的三伏天。繁育、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各环节也都有安全、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驾护航,提高年产的目标有望实现了。”养殖人员说道。“科技+电力”让美丽富饶的新疆又添新特产,而“海鲜陆养”模式也让盐碱地实现“变废为宝”。 

内陆没有“海”,如今却能收获肥美鲜甜的各类水产;盐碱地“不开花”,而眼下绿油油的耐盐碱作物正蓬勃生长,盐碱地里鱼儿肥、稻花香。“海鲜陆养”、“以种适地”、科学管理、协调水土关系都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盐碱地焕“新”,是新鲜的“新”,更是新生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