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10期

【悦读】有彼杜梨

发布时间:2023-11-06 作者:

  /马俊江 

  “杜”,原指一种果树古人也叫它杜梨或者棠梨,这两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诗经》有诗:“有杕之杜,有睆其实。”前半句说树,后半句说果,总的意思就是说,杜梨树上结满果实。“杕”字读音同“第”,形容树木孤立。“有杕之杜”被解释成了一棵孤独的树,这似乎也成了杜梨树的文化形象。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曾描写了孙少平和田晓霞无法实现的“杜梨树之约”,令人叹惋。 

  “睆”,读音同缓,意思是大眼睛,或者说像眼睛一样明亮。《诗经》里有句“睆彼牵牛”,牵牛指的是牵牛星。古老的《诗经》所歌咏的,和现在的儿歌差不多:“天上的星星眨眼睛”而“有睆其实”说的是树上的果实像眼睛一样闪着光。 

  三国吴人陆玑著《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说到杜梨味道“涩而酸”。汉代扬雄有本字书叫《方言》,说“杜”的意思就是涩。这么说来,杜梨的涩应该很有名,古代有句俗语,说“苦如薏,涩如杜”,薏是莲子心,杜便是杜梨。 

  通常来说,人们爱香和甜,不爱苦与涩,但莲心苦,苦茶苦,苦瓜苦,都有人爱。毕竟,苦与涩,不仅是舌尖上的味道,也取决于心。心里爱,苦涩也是甜。《诗经》有一首《甘棠》,诗里说,甘棠树长得茂盛,不要胡乱砍伐,召公在树下待过。甘棠也是杜梨的另一个名字。召公是周人的祖先,是圣人,人们爱屋及乌,他待过的树也为人们所爱,树上结的杜梨虽涩犹甘,被称作甘棠。现在,如果你去陕西的周原,乡下人家的院子里,还多有杜梨树。 

杜梨还被认为可以“御水”。《山海经》里也有杜梨的影子。《西山经》记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花黄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沙棠是神话中的树,吃了树上的果实,就不再有溺水之忧。晋代的郭璞注《山海经》,说“沙棠为木,不可得沉”,并写诗赞美它:“安得沙棠,刻以为舟。泛彼沧海,以遨以游”因为能御水,郭璞想象着一只棠木船,遨游海上。《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大观园的水上,就有几个驾娘撑来两只“棠木舫”;第四十五回,宝玉雨中去看黛玉,头戴箬笠,身披蓑衣,而脚上穿的是一双“棠木屐”。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注《红楼梦》,对棠木屐注道:“棠木制作的屐,下有高齿,雨天当套鞋用。棠,即棠梨,也叫杜梨”高齿防滑,木鞋防水,现在想来,也算是古雨中的一个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