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10期

【封面策划】在国际合作中提升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3-11-06 作者:

  文/胡迟 

  不久前,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居于前三位的都是能源企业,依次为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这个排序依据的是营业收入,着重体现的是规模。当然,企业是否卓越的标准远不止于规模。 

  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遴选基础条件较好、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11家中央企业,组织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力争在部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就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三峡、国家能源、中国广核等5家能源央企。近些年,能源央企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域迈开大步,显著提升了竞争力,在能源企业乃至全国国企范围内都是可圈可点的,很多好做法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密码”。 

  由于行业特性等原因,能源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尤为重要,如何在能源国际合作中提升竞争力也是常谈常新的话题。 

    

  “五力”到核心竞争力 

  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来看,提升竞争力的内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最初提出的国有经济“三力”,包括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后来依次增加了抗风险能力和创新力。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日渐清晰,并随着不同发展阶段国有经济主要功能作用的变化而持续调整、演进和更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6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标志着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后的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本轮改革强调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具体到能源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专业化整合和优化产业布局着手。 

  国务院国资委倡导中央企业带动国有企业全面实施专业化整合。大型能源央企作为行业龙头,通过产业化、专业化的重组,能够更好发挥产业链链长的作用:一方面要统筹产业链资源配置,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协调能力,促进生产要素跨企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流动,实现配置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统筹整个社会的资源,携手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供应链合作单位,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开展联合攻关,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合力推进能源革命、实现“双碳”目标。  

  在优化产业布局领域,既要通过提高煤炭清洁化开采水平和转换效率升级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自身清洁低碳发展能力,也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发挥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的作用,持续加大在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布局,以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 

  能源企业提升竞争力,不仅有助于在国内发展,也能在国际市场持续打开新局面。 

    

  处理好四组关系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提高能源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竞争力,还需要着重处理好四组关系。 

  首先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中,第三条专门写到通过国有企业保证国家经济的安全。国有企业,特别是能源央企,实施的企业行为很多时候相当程度上代表国家,需要实现国家的经济安全目标。能源对于我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在国外也同样颇受看重。尽管我们在多年合作中交过一些“学费”,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进展步伐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增大和产业升级,未来能源进口料将是常态。因此,能源企业在国际合作拓展过程中要把安全和发展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在全球范围有效获取能源资源进行配置,也要注意规避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国能源企业的成长是相当迅速的,已经从早些年规模远不及国际能源巨头演变为多家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业务持续壮大,从相对位置来看,我国能源企业从“跟随者”变成了“挑战者”,甚至在个别领域变成了“领跑者”,同时与国际能源企业的互动也从单纯学习阶段进入合作阶段。当然国际能源企业还有很多过人之处,我们可以进行“对标式”学习,同时通过与其开展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拓展我国能源企业在全球范围的发展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完成我们的使命和目标。 

  再次是传统业务与绿色转型业务的关系。在“双碳”背景下,能源企业纷纷通过能源转型实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不限于国内,在拓展海外业务时也必然面对同样的问题,即如何平衡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的关系。我国能源企业早期在海外着重石油、煤炭等传统领域,未来要在新能源、低碳能源领域加大力度,通过更多投资或者投资合作,在风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提升全球竞争力。 

  最后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2022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其中就包含了品牌、治理等软实力指标。在国际、国内的企业排名中位居前列,体现了我国能源企业可观的规模,堪称硬实力过关,同时也要靠硬实力促进软实力的发展。通过能源国际合作,可以与国际能源企业深入交流,学习它们在资本运作、品牌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秀经验,以良性的合作更快地提升中国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大到强、基业常青。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