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10期

【封面策划】抢占制高点,推动中国电力标准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3-11-06 作者:

  文/孙晓辉 

  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海外电力工程中中国标准的采用问题也日益凸显。 

    

  现状:成套标准“走出去” 

  尚存障碍 

  我国电力行业于2007年开始全面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在推动资源、资本、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人才“引进来”的内向国际化的同时,积极开展以“走出去”为特征的外向国际化,大力推进境外投资并购、海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电网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及周边国家能源合作,建立了从投资、技术、装备到设计、施工全价值链“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实质性地参与了国际标准化活动,在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方面重点布局,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特高压、新能源、智能电网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突破:在组织机构方面,成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IEC/TC115)、智能电网用户接口项目委员会(IEC/PC118)、可再生能源并网分技术委员会(IEC/TC8/SC8A)、特高压交流系统委员会(IEC/TC120)、微电网特别工作组(IEC ahG 53)等;在国际标准提案和标准制定领域,向国际电工委员会先后提交了《并网光伏逆变低电压穿越检测规程》《新能源发电站并网符合性评价方法》《用于移动储能单元(电动汽车)的低压连接器》《直流偏磁抑制装置技术规范》《高压直流系统规划导则》《电动汽车换电系统 第1部分:一般要求》等国际标准提案,先后完成了《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  通用要求》《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  安全要求》《并网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规程》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制定。 

  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服务的质量、性能和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电力标准也逐渐得到推广。电力标准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取决于东道国的电力法规、工程项目管理法规、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项目主管人员的使用体验、相关方对我国电力标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力工程,电力标准的应用情况也有较大差别。在特高压技术、水电施工建设技术、电工成套技术等部分领域,中国技术和标准已经领先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在海外工程中使用中国标准的比例较高。而由于核工业标准与技术路线和项目所在国的工业体系密切相关,目前核工业主流标准为法国的《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RCCM)和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标准,中国三代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推广时,要面对中国标准与国际核工业主流工业标准的兼容性评价,使用中国标准有一定困难。海外工程不同的建设运营方式,使用中国标准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中方控股项目使用中国标准的比例较高,而非中方控股项目则基本上全部使用国外或国际标准。投资并购项目几乎全部使用国外或国际标准,而绿地项目则较高比例使用中国标准。在承包项目中,由于要以满足业主需求为主,如果业主要求使用国外或国际标准,承包商只能按要求进行投标,推广中国标准难度较大。 

  不同区域的海外工程在使用中国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比如,东南亚、南亚地区除消防标准、电气标准、抗震区划和地震加速度取值采用东道国当地标准外,一般业主会在主合同中明确使用IEC标准或等同于IEC标准的其他标准。大部分中国标准(DLGB)均可满足业主要求,只有少部分标准由于需要适应当地的国情和业主的需求而做改进。非洲地区由于自身技术和经济原因,没有自身标准体系,一直以来,业主聘请的咨询公司更多参照相关国际标准或欧美标准。但在一些中国控股或建设-经营-转让(BOT)项目中,也在逐步推进中国标准。 

  总体而言,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全面实现成套标准“走出去”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困难:地域文化差异带来认知、规则不同 

  目前,由于海外项目合作地区的发达程度不同,对中国电力标准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中国标准“走出去”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是中国标准的国际认知度不够。海外资产本身存在地域文化差异,资产所在国家监管环境不同,技术标准使用要求也各不相同。海外许多国家在本国电力技术标准基础上,大多也认同IEC标准;而在电力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本国电力技术标准的国家,常使用IEC标准。中国标准由于与国际标准、业主国标准存在差异,且宣传推广不足,海外接受程度不高,推广应用难度大。 

  二是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增加了海外输变电投资审批的难度。由于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抬头,部分国家加强了对电网等基础设施行业投资的审查,导致电网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政策限制更加严格。电网企业的国有企业身份也给审批过程带来了不确定性。 

  三是海外优质电网存量资产股权并购项目竞争加剧。2008年金融危机后,回报预期稳定、经营风险较小的监管类能源电力基础设施资产项目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优质能源电力类监管资产投资机会竞争激烈,资产估值提高。 

  四是与国外制度环境和电网技术规则不够兼容。电网企业“走出去”需要面对国外迥异的商业习惯和法律环境;此外,电网技术规则不兼容的问题也限制了中国电力工程和装备的国际化进程。 

  五是境外各类风险形势还比较严峻。电网行业投资规模较大,运营周期也相对较长,项目管理的复杂度较高。部分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紧张,政治风险、安全风险较高,对海外项目建设和运营构成挑战。 

    

  建议:四轮驱动, 

  以标准带动装备技术 

  首先,要重视在海外工程中采用中国标准。 

  虽然电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大部分项目还处于建设过程中。企业重视项目的签订,但对于技术、标准等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认识到技术标准是履行合同的重要风险因素。 

  我国电力企业可以借鉴中材国际、中国能建等优秀中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通过实施以设计为龙头的国际EPC总承包工程,利用技术优势,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带动国内金融资本、成熟标准、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先进管理的输出,为工程的顺利执行创造最有利条件。同时,应加快进入海外电力工程产业链上游的步伐,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就组织中国专家向业主提供前期方案咨询设计服务,从可行性研究以及初步设计开始,在海外市场推广并使用中国标准,便于项目后续建设和运营统一使用中国标准。 

  对于控股公司,可利用其修订企业技术标准的有利时机,推广和引入中国的技术标准。对于参股公司,应扩大双方交流,利用决策层之间的交流、高管团队的培训等机会,介绍并推广中国技术标准。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用中国标准与中国贷款融资结合起来,即项目所在国使用中国资金建设,必须接受中国标准。 

  其次,加强对中国标准的宣传,提高中国标准知名度。 

  一是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中国标准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强同海外国家电力管理部门、电力公司的交流,传播中国电力行业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提升中国标准的影响力;三是通过行业协会进行宣传;四是考虑到电力行业往往是受到高度监管的重要行业,在海外也大多受到当地监管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建议加强与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争取通过相关监管机构对中国标准进行宣传。 

  再次,要开展中外标准对比,以便于在海外工程中实施相应标准。 

  现行的IEC标准等电工标准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提出,这也是国际招投标项目主要采用国际标准或欧美标准的原因所在。因此,要加强对中外标准的研究,找出共同点和差异。通过差异分析,有的放矢地争取相关投资方、业主方的认可和采用。 

  最后,应推动中国电力标准国际化,争夺电力国际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我国电力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使我国电力工业技术及产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是帮助电力企业“走出去”最有效的途径。电力企业应在总结前期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广度和力度,加强同IEC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交流,提高中国电力行业在国际标准化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水平,推动中国电力标准国际化,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装备和技术“走出去”。 

   (作者供职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 

  文/孙晓辉

  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电力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海外电力工程中中国标准的采用问题也日益凸显。 

    

  现状:成套标准“走出去” 

  尚存障碍 

  我国电力行业于2007年开始全面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在推动资源、资本、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人才“引进来”的内向国际化的同时,积极开展以“走出去”为特征的外向国际化,大力推进境外投资并购、海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电网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及周边国家能源合作,建立了从投资、技术、装备到设计、施工全价值链“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实质性地参与了国际标准化活动,在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方面重点布局,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特高压、新能源、智能电网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突破:在组织机构方面,成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IEC/TC115)、智能电网用户接口项目委员会(IEC/PC118)、可再生能源并网分技术委员会(IEC/TC8/SC8A)、特高压交流系统委员会(IEC/TC120)、微电网特别工作组(IEC ahG 53)等;在国际标准提案和标准制定领域,向国际电工委员会先后提交了《并网光伏逆变低电压穿越检测规程》《新能源发电站并网符合性评价方法》《用于移动储能单元(电动汽车)的低压连接器》《直流偏磁抑制装置技术规范》《高压直流系统规划导则》《电动汽车换电系统 第1部分:一般要求》等国际标准提案,先后完成了《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  通用要求》《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  安全要求》《并网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规程》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制定。 

  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服务的质量、性能和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电力标准也逐渐得到推广。电力标准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取决于东道国的电力法规、工程项目管理法规、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项目主管人员的使用体验、相关方对我国电力标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力工程,电力标准的应用情况也有较大差别。在特高压技术、水电施工建设技术、电工成套技术等部分领域,中国技术和标准已经领先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在海外工程中使用中国标准的比例较高。而由于核工业标准与技术路线和项目所在国的工业体系密切相关,目前核工业主流标准为法国的《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RCCM)和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标准,中国三代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推广时,要面对中国标准与国际核工业主流工业标准的兼容性评价,使用中国标准有一定困难。海外工程不同的建设运营方式,使用中国标准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中方控股项目使用中国标准的比例较高,而非中方控股项目则基本上全部使用国外或国际标准。投资并购项目几乎全部使用国外或国际标准,而绿地项目则较高比例使用中国标准。在承包项目中,由于要以满足业主需求为主,如果业主要求使用国外或国际标准,承包商只能按要求进行投标,推广中国标准难度较大。 

  不同区域的海外工程在使用中国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比如,东南亚、南亚地区除消防标准、电气标准、抗震区划和地震加速度取值采用东道国当地标准外,一般业主会在主合同中明确使用IEC标准或等同于IEC标准的其他标准。大部分中国标准(DLGB)均可满足业主要求,只有少部分标准由于需要适应当地的国情和业主的需求而做改进。非洲地区由于自身技术和经济原因,没有自身标准体系,一直以来,业主聘请的咨询公司更多参照相关国际标准或欧美标准。但在一些中国控股或建设-经营-转让(BOT)项目中,也在逐步推进中国标准。 

  总体而言,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全面实现成套标准“走出去”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困难:地域文化差异带来认知、规则不同 

  目前,由于海外项目合作地区的发达程度不同,对中国电力标准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中国标准“走出去”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是中国标准的国际认知度不够。海外资产本身存在地域文化差异,资产所在国家监管环境不同,技术标准使用要求也各不相同。海外许多国家在本国电力技术标准基础上,大多也认同IEC标准;而在电力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本国电力技术标准的国家,常使用IEC标准。中国标准由于与国际标准、业主国标准存在差异,且宣传推广不足,海外接受程度不高,推广应用难度大。 

  二是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增加了海外输变电投资审批的难度。由于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抬头,部分国家加强了对电网等基础设施行业投资的审查,导致电网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政策限制更加严格。电网企业的国有企业身份也给审批过程带来了不确定性。 

  三是海外优质电网存量资产股权并购项目竞争加剧。2008年金融危机后,回报预期稳定、经营风险较小的监管类能源电力基础设施资产项目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优质能源电力类监管资产投资机会竞争激烈,资产估值提高。 

  四是与国外制度环境和电网技术规则不够兼容。电网企业“走出去”需要面对国外迥异的商业习惯和法律环境;此外,电网技术规则不兼容的问题也限制了中国电力工程和装备的国际化进程。 

  五是境外各类风险形势还比较严峻。电网行业投资规模较大,运营周期也相对较长,项目管理的复杂度较高。部分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紧张,政治风险、安全风险较高,对海外项目建设和运营构成挑战。 

    

  建议:四轮驱动, 

  以标准带动装备技术 

  首先,要重视在海外工程中采用中国标准。 

  虽然电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大部分项目还处于建设过程中。企业重视项目的签订,但对于技术、标准等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认识到技术标准是履行合同的重要风险因素。 

  我国电力企业可以借鉴中材国际、中国能建等优秀中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通过实施以设计为龙头的国际EPC总承包工程,利用技术优势,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带动国内金融资本、成熟标准、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先进管理的输出,为工程的顺利执行创造最有利条件。同时,应加快进入海外电力工程产业链上游的步伐,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就组织中国专家向业主提供前期方案咨询设计服务,从可行性研究以及初步设计开始,在海外市场推广并使用中国标准,便于项目后续建设和运营统一使用中国标准。 

  对于控股公司,可利用其修订企业技术标准的有利时机,推广和引入中国的技术标准。对于参股公司,应扩大双方交流,利用决策层之间的交流、高管团队的培训等机会,介绍并推广中国技术标准。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用中国标准与中国贷款融资结合起来,即项目所在国使用中国资金建设,必须接受中国标准。 

  其次,加强对中国标准的宣传,提高中国标准知名度。 

  一是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中国标准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强同海外国家电力管理部门、电力公司的交流,传播中国电力行业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提升中国标准的影响力;三是通过行业协会进行宣传;四是考虑到电力行业往往是受到高度监管的重要行业,在海外也大多受到当地监管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建议加强与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争取通过相关监管机构对中国标准进行宣传。 

  再次,要开展中外标准对比,以便于在海外工程中实施相应标准。 

  现行的IEC标准等电工标准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提出,这也是国际招投标项目主要采用国际标准或欧美标准的原因所在。因此,要加强对中外标准的研究,找出共同点和差异。通过差异分析,有的放矢地争取相关投资方、业主方的认可和采用。 

  最后,应推动中国电力标准国际化,争夺电力国际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我国电力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使我国电力工业技术及产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是帮助电力企业“走出去”最有效的途径。电力企业应在总结前期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广度和力度,加强同IEC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交流,提高中国电力行业在国际标准化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水平,推动中国电力标准国际化,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装备和技术“走出去”。 

   (作者供职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