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12期

022-027【封面策划】电、碳市场协同渐近

发布时间:2024-01-04 作者: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笔/本刊记者   王伟 

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碳减排和能源电力行业成为各方关注点。

电、碳市场协同的必要性正在上升,时机逐渐成熟。

国际层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的举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落地实施,对部分行业出口企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国内层面,未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重启、全国碳市场将扩容,电、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产品类型、交易规模、成交价格都将不断变化,相互关联、影响日益广泛深入。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电、碳市场具备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二者协同运作、良性互动,可以合理、高效反映电力品类和碳排放权交易的供需求水平、生态价值及环境效益,进而实现双赢,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碳达峰时间节点逐渐临近。电、碳市场协同需要早作筹谋,加强包括市场空间、价格机制、市场政策和绿色认证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形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最大合力。 

多位专家对本刊表示,电、碳市场协同的运作机理、发力难点、前景空间等话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业界热点在于如何避免环境效益、绿色价值被重复计算,以及只购买而不行动的“漂绿”等问题。下一步关键是建立碳成本向电力成本传导的机制,发挥电、碳市场合力,实现目标、路径、资源的高效协同,促进供给侧和消费侧双轮驱动碳减排,实现环境权益的有效对接,真正实现电碳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碳市场协同渐行渐近。全球最大的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协同推进,将打开创造多元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新空间,为促进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弥足珍贵的“中国智慧”。

 

11月30日,COP28开幕当天,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编制的《中国上市公司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排行榜(2023)》在阿联酋迪拜发布。

电、碳两个市场,因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的范围标准而需要步调统一。在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时,企业外购能源电力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被纳入碳排放核算中。

在环境权益市场机制方面,我国主要存在碳排放配额交易、CCER交易、绿证交易等碳减排相关的市场化机制。多种市场机制并存的格局下,电、碳市场协同成为焦点。专家表示,电、碳市场协同是指电力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两个市场体系在环境权益的核算核查、数据互通、统一认证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统筹衔接,贯穿环境权益的开发、利用、管理各个环节。

因为碳市场与电力市场还未打通,在全国范围内,绿电/绿证尚不能直接用于抵销碳配额清缴。CCER市场的重启让绿证市场再度引发关注。

可喜的是,电、碳市场的互通问题正在部分地区得到解决。今年以来,天津、北京、上海等碳市场试点地区先后表示了对绿电减碳价值的认可,对绿电抵扣量或碳排放因子进行调整。11月24日,深圳也提出,探索将绿电纳入碳交易市场履约补充机制。

 

电与碳

我国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历程始于两年前。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9月,北京、广州同步启动绿电交易试点。

两年来,我国清洁电力的市场化交易不断增长。以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为例,其全年绿电交易量达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一倍,占全国交易规模的29%,居全国首位。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我国已经累计达成绿电交易电量878亿千瓦时,核发绿证1.48亿个;在装机规模方面,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04亿千瓦,同比增长20.8%,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 49.9%。预计年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 10 亿千瓦。

今年以来,促进新能源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文提出实现绿证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并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11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时间节点,现货试点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分步实施方案。

我国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建成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12月4日举行的COP28“中国角”“中国碳市场发展与展望”边会上,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介绍,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50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配额交易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王金南表示:“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第一个履约周期成交均价为42.8元/吨,2021年至今均价为58元/吨,2023年10月突破80元/吨,未出现剧烈波动,碳价格发现机制初步形成。”

在全国碳市场之外,CCER市场交易体系也逐渐清晰。

生态环境部10月20日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10月24日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首批项目方法学,10月25日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了由商务部、北京市政府提交的《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表明,北京绿色交易所将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

CCER市场被视为电、碳市场协同的生力军,其重新启动将对电、碳市场协同产生积极影响。

 

要协同

碳达峰时间节点逐渐临近。面对碳市场扩容、新能源快速发展以及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等挑战,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参与主体、产品类型日益丰富,电、碳市场协同发展将成为必然,携手共进是不二选择。

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多次明确要推动两个市场的协同衔接。国家能源局4月印发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做好与碳交易的衔接。国家能源局在近期对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相关建议、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完善市场体系,完善绿电交易机制,推进绿电、绿证与碳交易市场的有效衔接。

绿电与碳市场协同问题,也得到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视。11月7日,生态环境部在上海举行深化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研讨会,就此进行重点研讨。

专家认为,尽管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相对独立,但二者作为实现我国能源资源配置和气候治理的高效手段,从发展目标、参与主体,到交易产品、价格纽带,都具备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

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4.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在交易机构注册的主体数量由2016年的4.2万家增长至目前的70.8万家,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国网能源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健认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加强电碳市场协同发展,共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效低成本减碳。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在减排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从不同方面体现绿色环境价值,共同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电力市场通过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绿电绿证等政策机制体现可再生能源的绿色价值;碳市场通过碳排放权、自愿减排等交易,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同起来,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价值,持续兑现创新价值,打造万亿元级以上的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电碳协同具有可行性,电力交易数据的可计量、可追踪等特点,能够为电碳市场绿色价值相互认证和核算提供数据基础。推动电、碳市场协同有助于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国际认可的绿色认证体系,参与全球碳治理,打破碳贸易壁垒,与世界各国携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分析人士表示,电、碳市场协同一方面会提升绿电消费的积极性,拉动绿电消纳量,降低碳排放总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碳含量数据,降低碳关税费用,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欧洲的经验来看,电、碳市场协同将提高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加快电力行业的清洁低碳发展,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不会对能源安全造成严重冲击。

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分会主任黄少中表示,电力市场的绿证交易和绿电交易,是通过负荷侧消费绿电的方式促进绿色能源更多地替代化石能源,以实现“控碳”;碳市场的碳配额和自愿减排量交易,是通过增加碳排放企业生产成本的方式促进能源低碳转型来实现“控碳”。建议电、碳市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克服自身缺点,在做大交易规模的同时尽快实现彼此衔接,理顺绿电、绿证与碳排放权配额的抵扣关系,以免出现重复考核与重复激励。

 

齐步走

电力商品市场和具有金融属性的碳市场该如何高效协同、携手前行?

业内人士表示,电、碳市场协同的目的是实现两套环境市场机制的良性互动,使两个市场能客观地反映市场供需求水平、生态价值及环境效益。从消费侧来看,电、碳市场协同更多是绿电与碳市场的联动。对纳入碳市场的控排企业而言,可用的碳减排方式除了投入技术改造来减碳,还包括支付碳配额的碳价、购买CCER、使用绿电等。

首先,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需要高度重视。当前,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分别由能源和生态环境部门主管,相关政策缺乏协同、体系相对独立、凭证难以互认,既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又增加了可再生能源消纳、碳减排的成本。未来需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市场规则、推动市场协同等方面着手,让绿电的环境与经济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北京电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笑天表示,形成一套既符合国情又能国际互认的外购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是推进电、碳市场协同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处理好绿证、绿电机制与自愿及强制减排市场的关系,避免绿证、绿电和CCER项目间出现环境价值重复计算的问题。

其次,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将碳减排成本传导至电价,对实现协同至关重要。研究显示,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ETS)的发电企业可将60%~100%的碳排放成本转移到电价中。一项针对2014~2020年我国6个碳交易试点地区的研究显示,我国碳价对电价的传导率仅为6.8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王金南指出,碳价会在整个经济体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市场配额交易、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创新和投资提供动态激励。

再次,海量数据的获取与互认被视为打通电、碳市场协同的“最后一公里”。专家建议加强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建立“电-碳”大数据登记中心,对电力交易和碳交易的关键数据进行存证追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任赵俊华表示,电力市场的“配角数据”,比如传感器和卫星收集的数据,在协同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应给予足够重视。

最后,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助力不可或缺。无论是清洁能源发展,还是传统产业转型,海量的市场空间,都需要海量的资金支持。鉴于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活性均有待提高,专家表示,金融企业可根据绿电消费的碳减排数据设计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为相关企业提供转型所需的资金支持,未来可考虑提供“电-碳”金融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为交易各方提供避险工具,满足参与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市场活力。

此外,某些新能源项目存在同时参与CCER交易和绿证交易的可能性,进而导致环境权益重复计算和交易。兴业银行的研究团队表示,建立绿证与CCER市场协同机制需要主管部门之间建立有效沟通和协调机制,搭建系统平台,制定信息披露机制,明确记录其环境价值已经通过某种机制进行了开发、交易和使用,避免可再生能源环境权益双重使用。同时,相关主管机构可借此机会,理顺绿证与CCER、碳市场间的关系,明确各机制应用场景,有助于我国厘清碳排放核算体系,明确各主体减排责任和减排实施路径。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研究所副所长蔡元纪认为,电力市场的核心是解决“时空价值发现、成本顺畅疏导、激活发电侧和用户侧资源”等问题,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稳定可持续发展。他建议,以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协同治理为方向,推进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组织机构、市场主体、交易品种、衔接机制等要素深度融合,促进能源生产使用的减污降碳,激发全社会消费绿电动力,实现目标、路径、资源的高效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