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3年第12期

008-011【低碳转型实践】江西婺源:守护绿色 留住乡愁

发布时间:2024-01-04 作者:

/特约记者  邵亮   彭海燕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曾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婺源县幸运地保存了古徽州的独有气韵,恰似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婺源县石门自然村考察时说:“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

生态美是婺源的一张闪亮名片。该县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县等一系列称号。自然和人文的绝美融合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旅游。

优秀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绿色电力的支撑。在过去几年中,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实现良性互动。

 

与绿色能源同频

阳光翻过马头墙,照在黛瓦绿树上。12月2日,国网江西电力(婺源秋口供电所)井冈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婺源县十堡村,对村里的屋顶光伏发电设备进行义务“体检”。村民余灶元说:“屋顶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就安装了光伏发电板,现在一年能有5000元发电收入,而且夏天还能起到隔热效果,一举两得!”在屋顶光伏的架设中,队员抬高支架高度,避免马头墙对电池板的遮挡,又保护了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

不仅是十堡村,“传统建筑+现代能源”的结合案例在婺源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婺源全县已完成屋顶光伏、集中式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并网33.87兆瓦,每年可稳定产生发电收益约700万元,惠及近千户居民。

婺源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是江西省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缩影。江西缺煤少油乏气,水电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为了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江西利用本地条件发展新能源,近年来,全省新能源的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截至2023年11月,江西省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6105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52万千瓦,占全省全口径发电装机总容量的41.8%。2023年1~10月,全省新能源发电量达286.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9%,占全省发电量的18.72%。

在推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国网江西电力主动作为,坚持“政企联动、量率一体、强化服务”原则,全方位提升绿色能源发展水平,同时优化新能源发展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助力将全省“十四五”规划总量目标分解到县(区),引导新能源有序开发、就地消纳;提升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进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推动建立适应新能源的市场体系及价格机制,让更多的绿电实现高效消纳。

 

与绿色产业同兴

石门村位于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腹地,绝佳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成为国际鸟类红皮书上的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冠噪鹛在全球仅存的栖息地。发达的天然水系和健康生长的古树群不仅是蓝冠噪鹛种群最适宜的栖息地,也吸引来了天南地北的游客。

以前在浙江海宁打工的村民王土英,看到村里游客越来越多,两年前回到村里,将自家民房改造成拥有9间客房的“林阳民宿”。今年国庆假期,她家的民宿爆满,一周营业额就达1万多元,预计今年全家旅游收入将超过10万元。村民俞灶荣刚刚办理了供电增容手续,将自建房改成了民宿,他说:“电视、空调、热水器,处处都离不开电,用电有保障,游客们也能住得更称心舒适!”

凭借充足稳定的电能,石门村的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实现了蓬勃发展。近年来,婺源全域规划、全域统筹推进“中国最美乡村”建设,对照“山清水秀、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留住乡愁”的标准,先后精心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示范村点和秀美乡村建设点。世代传承的农事节气、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自然朴实的生活方式、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现代旅游业在这里有机融合,让一个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传统村落摇身一变成为众人向往的打卡胜地。

说到婺源,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和美不胜收的风景自然让人流连忘返,婺源绿茶同样让人津津乐道。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如今,婺源县共有茶叶企业400多家。

在婺源绿茶现代农业示范园,正稀茗茶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数字化茶叶加工厂,安装了三条先进的茶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一条茶叶自动包装生产线,配套总库容量3000吨的大型冷库和智能物流仓储设施,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数字化。这家企业引入了智慧农业区块链溯源方案系统,通过自动化生产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科学有效的全产业链大数据智慧管理。“越是智能化、数字化的茶厂,越需要稳定的电力,因为轻微的电压波动都可能对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2019年以来,婺源县供电分公司已累计投入3.3亿元建设坚强主配电网,实现了城乡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全覆盖,为“中国最美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婺源县的变化是赣鄱大地广阔乡村幸福变迁的缩影。近年来,在助力打造美丽乡村方面,国网江西电力推进农网巩固提升行动,开展村配电网供电提升“123”工程,2023年投资49亿元。在上述举措的作用下,农村电网电压低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的用电可靠性提升到99.9136%。同时,公司还主动将供电服务网格融入基层政府网格,延伸乡村供电服务渠道,完成20个“村网共建”示范点建设,解决农村供电服务的“最后一百米”问题,全面提升了对乡村地区的服务能力。

 

与自然和谐共生

饶河源头的月亮湾碧波荡漾,青石板路从河边延伸进石门村,家家户户的粉墙上都挂着摘自《朱子家训》的“微家训”,黛瓦上摆放着“晒秋”的收成,道路两旁点缀着古树、花丛、菜圃。如果不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在身边穿梭,眼前的景象仿佛让人返回了历史。

石门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俞志金向记者介绍:“2019年,婺源县政府决定从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角度将石门打造成高品质示范村。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尽量将电力线路、路灯等现代元素与地方建筑特色融合起来,使村容村貌保持原汁原味。”

同时,国网婺源县供电公司因地制宜地对石门村配电线路、设备进行了改造。通过村外立杆、屋后走线和安装木质景观表箱,电力设施也成为一道风景。

站在石门村村口的河道旁,有幸听见“滴钩滴钩”的啼叫声——放眼看去,对面枫杨树梢上正立着蓝冠、黄喉、黑脸、褐腰的蓝冠噪鹛。它们啼声清脆悦耳,动作轻盈矫捷。一不小心,你就再也寻它不见。

“这里古树多、水质好,才能引来如此珍稀的鸟儿安家。”婺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凤莺说,每年蓝冠噪鹛到来时,村民们都会自发组建护鸟队,撑着竹筏、顺着河道巡护,让蓝冠噪鹛安心在此繁衍生息。

“在电力线路规划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完全规避开鸟类栖息地。” 国网江西电力(婺源秋口供电所)井冈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副队长、护鸟志愿者杜雪飞介绍道,“电力志愿者也会向观鸟拍鸟的游客介绍蓝冠噪鹛的习性,避免他们误入鸟类栖息地,惊扰鸟类生活。”

眼赣鄱大地,在电网规划、建设、运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入脑入心,付诸于乡村建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