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4年第1期

052-055【思想库】COP28:“半场”之后,全球气候治理如何加速

发布时间:2024-02-05 作者:

  文/本刊记者   王若溪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闭幕。“加时”一天闭幕的大会通过了最终决议“阿联酋共识”。在共识中,各缔约方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共识。 

  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气候大会,包括150多位国家元首在内的共9.7万名代表出席,更有众多谈判代表、商业领袖和非国家行为体等前来参会,体现出各方解决气候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行动力。这也是自COP21以来最复杂的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的谈判,多方利益相关者承诺持续推进气候行动、推动化石能源转型,但关于气候资金落实情况、减碳技术路径、气候政策与贸易壁垒等方面的分歧依旧存在。 

    

  全球盘点的成果与目标 

  完成第一次全球盘点(GST)是COP28达成的关键成果之一。全球盘点被看作一次“中期审查”,盘点各缔约方落实2015年《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进展情况。在《巴黎协定》中,各缔约方承诺加倍努力,实现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将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表示,这是全球气候行动的“生命线”,而非“终点线”。 

  有不少声音表示,COP28是各国通过全球盘点“纠正气候行动方向”的一次重要机会。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也是极端天气情况出现更频繁更严重的一年,人们比以往更能感受到气候行动的迫切,而全球盘点也发出严肃提醒:世界远未达成气候目标。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全球排放量继续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为了实现1.5摄氏度的气候目标,各国需要实现到2030年每年减排7%。 

  作为规划和辩论的关键支点,也为让各国及时评估行动成果、理清行动方向,全球盘点的审查报告中给出指南:在能源转型目标下,全球需要深入、快速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转型脱离化石燃料,加速在关键十年中的行动,从而在遵循科学的前提下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在2030年之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翻三番,全球能源效率的年提高率翻两番;大力遏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到2030年实现甲烷近零排放;加快减少交通运输排放,包括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及部署零排放和低排放的车辆;尽快逐步淘汰不能解决能源贫困问题且无法推动公正转型的低效化石燃料补贴。 

    

  化石燃料的共识与争议 

  关于化石燃料的表述是此次气候大会上最受关注、最富争议的内容。早在COP28开幕前,关于化石燃料的命运走向的相关讨论就已十分火热。 

  “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转型脱离化石燃料,在关键十年加速行动,以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是此次气候大会对化石能源何去何从的最终结论。其中,“转型脱离”这一表述十分耐人寻味。 

  尽管这是有关化石能源退出的全球共识所迈出的历史性一步,但希望达成更积极成果的有关方面仍表示担忧或“无法接受”。其中以小岛屿联盟为代表的声音认为关于化石燃料“转型脱离”这一中性用语还是太“软弱”,没有出现“逐步削减”或“分阶段淘汰”等有力表述。另外,最终文本中关于“需要在2050年前逐步减少‘有增无减’的煤炭燃烧”也因缺乏明确表述和详细解释而引发专家与业内人士对具体执行提出质疑,担心这将是再次延长对化石燃料依赖的“缓兵之计”。 

  为了实现能源转型的目标,世界经济论坛的专家认为,需要大规模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尤其是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预计到2030年总投资额将达到4.5万亿美元。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建议,117个国家同意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翻三番,达到超1.1万吉瓦,并在十年间将能源效率年提高率翻两番。一些企业和机构加大了对这些行动的支持,例如,丹麦投资公司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合作伙伴(CIP)宣布出资30亿美元,为新兴和发展中市场的新建可再生能源项目设立一个新的基金。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对这一承诺发表评论:“这一决定明确证实了可再生能源在应对气候紧急情况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再生能源处于气候行动的前沿,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获取安全、可负担的能源的路径。”虽然2020年开始的气候行动侧重现有技术,但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所需的减排有50%必须借助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的技术。 

    

  传统议题的新关注 

  除了关于化石燃料与可再生能源的讨论,COP28在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等议题上也形成了一定的成果。 

  农业问题关乎粮食安全,也关乎气候变化。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统计,农业用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已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每年产生150亿吨二氧化碳,而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抵消掉80%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业公正和平等转型是这一议题的关键任务。COP28主席国将农业与粮食系统问题作为气候行动议程的核心,代表全球70%的粮食生产力和76%的全球粮食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4个国家签署了《关于韧性粮食体系、可持续农业及气候行动的阿联酋宣言》,并承诺将农业和种植业的碳排放纳入国家气候行动计划。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直广受关注,也在此次大会上被提及。世界经济论坛表示,全球生态系统当前正持续加速崩溃,近100万种物种濒临灭绝,如果采取干预措施,到2030年转型为自然受益型经济,就可以在实现30%甚至更高的减排目标的同时,创造每年超10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在气候行动与生态保护议程逐渐趋向一致的过程中,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关键里程碑,COP28主席国阿联酋与当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主席国中国联合发表声明,认同两个议程相互依存,并承诺将共同制定和实施自然和气候战略。阿联酋还提出一系列倡议,初步承诺将投资17亿美元,以同时实现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目标。 

  “没有海洋就没有《巴黎协定》”是此次峰会上出现的一个重要观点,也将人们的关注热点引向占地球表面7成的“蔚蓝宝藏”。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汇,吸收了90%气候变化产生的热量,但当前对海洋行动的投资却仍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最少的。COP28提供了加强海洋解决方案的机会,例如,红树林的碳储量是热带森林的四倍以上,在会上,21个国家加入“红树林突破”计划,以实现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恢复和保护15万平方千米红树林。 

    

  巨额资金问题待解 

  尽管很难达到各方的高期望,此次会议还是推动着气候行动朝正确的方向迈出步伐,各国迫切需要制定新的转型路线规划,以确保迅速有效地实施全球盘点提出的建议。 

  资金来源与去向的透明性仍需提升。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就曾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用以支持开展气候治理,但承诺至今仍未兑现。COP28成功调动了超850亿美元的筹资,其中包括为绿色气候基金增加的35亿美元资金、为最不发达国家基金和气候变化特别基金新增认捐的逾1.5亿美元、主办国阿联酋为建立气候基金投资的300亿美元等,但有专家认为,这些既不足以重建信任并将第一次全球盘点转化为具体行动,也无法弥合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额资金需求带来的差距。例如,为应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风险,峰会调动了1.88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投资2023年联合国气候适应基金,尽管这是一大进步,但仍低于每年筹资3亿美元的目标,并且远低于发展中国家每年预估所需的2150亿美元。 

  此外,资金具体落实情况仍需明确。例如,“损失与损害”基金并未对其规模作出明确规定,这意味着实际募集资金多少将取决于捐款国家的慷慨程度。也有专家对气候资金的落实提出质疑,表示资金总量在不断提升,但资金效益仍待考证,他们认为当前依然缺乏第三方机构对资金促成的减排和气候适应效果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