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文/王一鸣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快调整重构。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横向维度上具有生产集中度高的优势,在纵向维度上却面临处在上游的关键核心技术供给和关键矿产生产经济体的“卡脖子”风险,必须在这方面增强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保障。加快构建富有创新力、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发力。
一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以及存在“卡脖子”风险的关键环节,筛选出核心技术攻关的任务清单,最大限度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补强短板。完善从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试验验证、推广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真正将创新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是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链存在的基础材料、先进工艺、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薄弱环节,开展龙头企业牵引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强化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质量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体系对产业链升级的支撑作用。
三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稳定能力。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网络,以企业为主体整合资源,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和利益共同体,提升产业集群专业化协作和配套水平。围绕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载体,完善共性技术研发、新产品检测、新产品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四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控制力和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实施关键供应链备份计划。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市场拓展、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实力为目的的产业链横向并购和纵向垂直整合。
五是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供应链。进一步扩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一批有意愿的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支持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总结推广一批设备共享、业务互联、资源互通、要素协同的行业创新应用案例,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供需灵活匹配,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效率、韧性和竞争力。
六是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内布局。分类施策化解产业链成规模外迁风险。发挥我国制造业布局纵深空间大的优势,合理有序引导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应急产品加强产能储备,建设一批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
七是在开放合作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大力支持5G、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领先市场和若干区域性目标市场积极布局。同时,重点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