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广州慢生活
文/石头
很多次把旅行的地点选在广州,但都受时间所限没能放慢脚步,好好感受这个城市,松弛惬意的早茶文化也只能匆匆体验。也许这正是我决定搬到广州居住一段时间的原因,让自己像“老广”一样融进城市、体味生活。遇上日常小病痛,喝一碗班沙凉茶瞬间便能让呼吸通畅;闷热潮湿的回南天,煲一锅老火靓汤祛除心火。晚饭后,散步在热闹的越秀公园;周末时,搭乘广佛线去爬山,登高望远,消磨时光……慢食、慢行、慢聊,让时光慢一点。
偶尔,会起个大早乘地铁到陈家祠,步行到荔湾湖公园,沿途都是风景。老街那些一幢幢具有年代感的萧瑟小楼,20世纪七八十年代挂满塑料拖鞋的简陋的沿街商铺,朴素的中年大姐在狭小拥挤的花铺里修剪花束,还有地上散落的枝叶花瓣……都是风景,散发着与世无争的恬然。
走进路口的两层广式老茶楼,迎面看到的是繁忙又有序的景象,虽座无虚席但丝毫不觉嘈杂。作为武汉人,风风火火的“过早”已是常态,脚下的步伐再快、公交车再颠簸,手中端着的面碗也不会撒出一滴汤汁。很多大城市的早晨是快节奏的,相较之下,广州人的清晨有着几分淡然悠闲,一壶香茗搭配两三样早茶茶点,便能闲聊三两个小时甚至一上午。以前作为游客的我在茶楼通常要点上满满一大桌子吃食:牛河、脆皮肠粉、虾饺、虎皮凤爪、金钱肚,大快朵颐,生怕漏下哪一样,错过后再后悔。但本地人吃早茶不会贪多,他们将时间都花在了唠家长里短,食物成了锦上添花的点缀。即便趋同于本地人,我还是会多点一两样茶点,除非是有更“重要”的事,比如,要留着肚子去北京路吃萝卜牛杂和猪脚姜。
在广州,烧腊、砂锅煲和早茶点心的地位旗鼓相当。一些街头美食相比酒楼里精烹细作的珍馐更有烟火气,大多时候我宁愿穿街走巷去破旧简陋的“苍蝇馆子”吃一顿。打工人疲惫的身心,简单一餐足以慰藉。
从四季分明的城市搬到广东生活,完全不用担心换季穿衣的问题,大部分时间都可“背心短裤、趿拉着拖鞋”出门。楼下便民连锁蔬菜水果店成了我最频繁购物的“一点一线”。除了肉和蔬菜,本地水果也是应接不暇的,荔枝中的珍品“增城挂绿”、花地甜杨桃、石硖龙眼、奉贤芒果、黄皮果、番石榴,可以说没有最甜只有更甜,这也算是在广州最不费时便能品尝到的甜美。
很多人了解广州,是从这里的饮食开始。早早就成为一大对外通商口岸,讲究“茶靓水滚”原汁原味的广东,饮食文化深厚且多元,连老饕们都要夸赞一句“好靓哦”。但也许要慢下来,才能体味得更加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