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神奇的枳椇子
文/马俊江 插画/谢驭飞
几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去修自行车,车铺旁边有一棵大树,是在北方不常见到的树木。问修车的师傅树名,师傅说的是方言,不懂南音的北人大致听懂了,这是金钩梨。
金钩梨的学名是枳椇(音为zhǐ jǔ),名字有点奇怪且拗口。枳椇是一棵古老的树,《诗经》里称之为“枸”:“南山有枸,北山有楰。”诗名《南山有台》,是一首祝寿的诗,每节的开头都写南山和北山的草木,然后再祝寿,说些“万寿无疆”之类的吉祥话。古人生活在山间水边,所以也多歌咏山水间的草木,即使祝寿也不例外。即便现在,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很多,但我们祝寿时依旧还会说“寿比南山不老松”。诗里,枳椇也写作枳枸。今人看见“枸”字,恐怕会想起枸杞,但“南山有枸”的枸,读音同“枳椇”的椇。这样,“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才是押韵的诗句。
枳椇的名字有引申为弯曲之义,这是因为它的枝和果都弯弯曲曲的。长得七扭八拐的枳椇果像是来自其他星球的植物果实。因为其独特的形状,枳椇也得了不少形象的名字:拐枣、癞汉指头、万字果、鸡爪子……说到鸡爪子,我想这才是枳椇的意思。朱熹说它又名机枸,是因为他没有弄清这个名字只是发音相似,它的意思应该是鸡距。距,今人想到的是走路的距离,但其本意就是大公鸡的鸡爪子。所以机枸、枳枸、枳句、枳椇,不管怎么写,都是“鸡距”的记音。
古人爱枳椇子,说它甘甜如糖,也因此,枳枸又有了很多甜甜的名字:木蜜、木饧——饧,其实就是糖。因为枳椇子甘甜,汉语也就有了一句诗和一个成语。宋玉的《风赋》中有一句“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因为枳椇子甘甜,会吸引飞鸟来筑巢。凤落梧桐,是汉语里的好树好鸟好故事,枳句来巢,也是一样。
枳椇子真的有那么甜吗?我在的这个江南小城,秋天的时候,常见到有人拿着一枝枳椇子在吃,也有人贩卖。我曾买过一枝,可惜没有吃出古人爱得深切的甜。
古人对枳椇子的爱,还留在书里。《礼记》里两次提到枳椇子,第一次是讲女人见面互赠的礼物,其中有枳椇子。第二次讲上古君王吃饭时添加的庶羞,众多珍馐美味之中便有枳椇子。
枳椇子与酒的故事也为这种植物增添了几分神奇色彩。古人盖房子,是不能用枳椇树做梁柱的,甚至,房前屋后都不能栽枳椇,因为这棵树能让屋中酒的味道变淡。哪怕一块木片落到酒里,酒都会变成水。相传,在北宋年间,一个商人买了十坛名酒“醉仙香”,雇船运回家。途中,两个卖枳椇子的商贩搭船同行。到家后,商人发现其中两坛酒空了。经查,是船上的一名水手偷喝了酒,但他在偷饮后又吃了枳椇子,醉意全消。“千杯不醉枳椇子”这个称号就是这样来的。
枳椇真能解酒吗?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我只是把它当做好听的故事来相信。一棵有故事的树,是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