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库·数说】摩洛哥:北非门户, “氢”出于蓝
文/成功 李素清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是连接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枢纽。
2022年1月,摩洛哥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成为北非地区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国家。2023年,中摩双边贸易总额为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其中中方出口额为6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进口额为9.8亿美元,同比增长7.9%。
凭借地理优势、丰富的磷酸盐储量,摩洛哥在近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制造的新“热土”。据统计,该国现有250多家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汽车业产值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中摩近年两国合作的重点,双方近年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生产、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
当前,摩洛哥正加大对能源绿色转型的投入,在太阳能项目开发、风能设备制造、氢能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中摩双方有望发现更多的合作机会。其中,氢能产业合作的前景向好。
引入外资,打造非洲“桥头堡”
摩洛哥目前是非洲第五、北非第三大经济体。2023年,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1411.09亿美元,人均GDP约为3672.11美元。
得益于稳定的政局、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招商引资举措,摩洛哥近年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成为地区重要贸易枢纽和进军非洲市场的“桥头堡”。根据摩外汇管理局的统计,2024年前五个月,摩洛哥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达10.1亿美元,去年同期仅为4.8亿美元。
产业结构方面,2023年,服务业占该国GDP的53.88%,其中以旅游业为主。摩洛哥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该国去年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105亿美元;工业占摩洛哥GDP的比重为23.77%,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制造、农业食品加工、纺织、化工等。2023年,该国工业增加值约为340亿美元,同比增长5.2%。汽车产业是近年来摩洛哥内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2023年,摩洛哥汽车产量达70万辆,出口额达50亿美元,占GDP比重约为5%。迄今为止,该国已成为非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农业占该国GDP的比重最小,约为11.96%,该国目前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麦、柑橘、橄榄等。
摩洛哥近年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主要经济特区包括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和黄金三角经济特区。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位于毗邻苏伊士运河南口的艾因苏赫纳港,距离苏伊士城南45千米处,面积约为20平方千米,摩洛哥拟将这里发展为该国的工业、科技和物流产业的中心;黄金三角经济特区位于摩洛哥“黄金三角”地区,重点发展采矿业、工业和旅游业。该经济特区的企业享受税费减免政策,并属于摩洛哥《投资法》实施细则的“法类区域”,享受“投资成本核减50%”的特殊激励政策。
基础设施方面,摩洛哥公路网在非洲国家名列前茅,道路状况良好。目前,该国公路总里程达57334千米,其中77%为沥青铺装路,达44180千米。此外,国家高速路公司专门负责运营高速公路,总里程1800千米。
2018年11月,非洲大陆首条高铁“丹吉尔—盖尼特拉”高铁正式通车,全长200千米,运营时速320千米。摩洛哥政府计划在2030年建成两条高铁线路,这两条高铁线路总长度约为1500千米。目前,摩洛哥铁路已修至东部边境,具备与阿尔及利亚铁路互通的条件。
空运方面,摩洛哥拥有16个国际机场、10个国内机场和一些供轻型飞机起降的小型机场。2022年,该国航空业的商业航空交通量增长了82%。摩洛哥国家机场管理局数据显示,2022年摩洛哥机场客运量为2059万人次,较2021年增长107%。
依赖进口,化石能源占比高
摩洛哥化石能源储量有限。能源供给方面,该国严重依赖进口,目前为非洲第三大能源进口国。1990~2020年,摩洛哥的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保持持续增长走势。特别是在2020年以后,该国的能源供应增长速度加快。2021年,该国能源进口量约为873.83拍焦耳,净进口量约占能源供应总量的91.3%。
摩洛哥的一次能源供应结构是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生物燃料和废弃物、天然气、风能和太阳能以及水能为辅的多元结构。2021年,该国石油供应量约为538.56拍焦耳,占比第一。煤炭次之,生物质和废弃物占比第三,占比仅为5.6%。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占比超过90%,风能和太阳能仅占比3.9%。
从电力供应的情况看,2013~2022年,摩洛哥的发电量从28.1太瓦时增至41.2太瓦时,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32%。2023年,该国发电量为42.2太瓦时,同比增加2.6%,位列非洲第八。
摩洛哥的发电结构以化石燃料发电为主,风能、太阳能的发电装机占比在近年逐步提升。化石燃料发电装机占比接近70%,尚无核电装机。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该国2021年电力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87%。
能源消费方面,过去十年中,摩洛哥一次能源消费基本保持了增长态势。2013~2019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摩洛哥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从2013年的0.77艾焦耳增至2019年的0.95艾焦耳,增幅超过20%。随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该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2021年后逐步恢复正常。2023年,摩洛哥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0.98艾焦耳,同比增加1.6%,为历史新高。
化石能源仍然是该国能源消费的主力,2023年的占比达到91.6%,但较2022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2023年,石油在该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最高,为58.4%,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煤炭和非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分列第二和第三,分别较上年减少2.4个百分点和增加1.7个百分点。
2013~2023年,摩洛哥的石油消费总量维持在26万~30万桶/日,石油需求的增长日趋放缓。其中,发电部门对石油的需求量有所减少,但运输和工业等部门的石油消费却在增加,其驱动因素是经济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内,上述部门或将继续严重依赖化石燃料。
2013~2021年,摩洛哥用电量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从2013年的28.03太瓦时增至34.54太瓦时,增幅约为23.23%。目前,该国正在推进输电技术升级,以提高电网的运输能力,减少能量损耗。2019年,该国推出“输电网络发展和农村电气化方案”,在2020~2024年分五个阶段实施,目标是加强国家输电网络的能力。近期,该国政府发布一项意向书,计划建设一条1400千米长的直流高压输电线路,用于南电北输。
开发绿电,转型绿氢大国
鉴于自身能源禀赋不佳,摩洛哥在近年一直努力推进能源转型。2009年,该国提出《国家能源战略》,明确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42%”“太阳能和风能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00万千瓦”的目标。
未来一段时间,基于以下三点原因,摩洛哥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或将进一步提速。
一是可再生资源开发潜力大,该国南大西洋海岸线具有容纳海上风电场的巨大潜力,平均风速超过每秒10米。据预测,该国每年的风力发电潜力约为25×106千瓦。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数据,在全球海上风电领先的30个国家中,摩洛哥排名第12位;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由于该国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每年日照时间高达3000~3600小时,发电潜力高达每年2600千瓦时/立方米。
二是保障本国能源安全。由于摩洛哥缺乏常规油气资源,传统能源进口成本过高和国内电力需求迅速增长(用电量年均增长6.5%),摩洛哥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挑战。根据摩洛哥能源、矿产、水和环境部发布的数据,若不改变现状,到2030年,该国的能源对外依赖度将高达95%。为扭转这一局面,摩洛哥已经制定了相关方案,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效提升,并提出了“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份额提高到52%”的目标。此外,摩洛哥还积极与德国、葡萄牙等国家沟通,就绿氢的开发和应用展开合作。
三是修复脆弱的社会治理。近年,失业率上升引发了该国一系列社会问题。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根据欧洲经济科学院论坛最近的一项研究,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将在未来20年内为该国创造多达48.2万个就业岗位。
氢能或将成为绿色转型中的重要方向之一。摩洛哥能源、矿业和环境部长曾表示:“利用我们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生产无碳绿色氨的能力,为摩洛哥在脱碳的全球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一个战略机遇,并将成为摩洛哥氢战略的基石。”
摩洛哥能源、矿业和环境部在2019年设立了国家氢能委员会,制定了《绿色氢能路线图》,目标包括“到2030年,使该国绿氢产量占到全球需求的4%”。2024年3月,摩洛哥启动了“摩洛哥提议”计划,将投入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设绿氢项目,目标是“打造地区主要绿氢生产和出口国”。同时,借助欧洲的氢战略,摩洛哥正在寻求一条更积极的路线,旨在建立一个“Power to X”的工业,利用可再生电力生产绿色氢气、合成气,以及用于化肥和工业液体的氨。
摩洛哥劳动力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劳动力资源充沛。2022年,摩洛哥的就业总人口为1080万人,就业率为39.1%。二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熟练技工。三是劳动薪资相对较高。2023年9月1日起,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最低小时工资提高到16.29迪拉姆(约合1.67美元);农业和林业最低日工资为88.58迪拉姆(约合9.08美元)。普通工人的工资为20迪拉姆/小时(约合2.05美元/小时),测量技术及岗位管理人员工资为6000~9000迪拉姆/月(合615.5~923.2美元/月),工程师工资为12000~20000迪拉姆/月(合1231~2051美元/月)。
(资料、数据整理/焦敬平、衡浩宇,作者均供职于能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