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西北纪行
文/程应峰 插画/谢驭飞
汽车奔驰在戈壁滩上,在看到双塔湖的刹那,有一种莫名惊喜袭上
心头。
远远地,我看到了湛蓝的湖水,看到了丰茂的植物,看到了一垄一垄的农作物,甚至看到了袅袅升腾的人间烟火气。这戈壁滩上的湖泊,足以给一个满目苍凉的旅行者注入新氧般的快感。
位于瓜州县城东50千米的双塔湖,又名百岛湖,是甘肃省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其有效库容为1.1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40平方千米,灌溉着下游18万亩耕地。312国道沿水库北侧经过,是通往敦煌、嘉峪关、酒泉的必经之路,这里拥有丰富的古文化遗存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双塔湖虽是戈壁湖泊,却有着无限风光。从此处往西半小时车程,有一个供旅人们吃瓜购物的“驿站”——瓜州。在瓜州下车吃瓜,已是旅客间不成文的惯例。瓜州的瓜有蜜瓜、甜瓜、西瓜等,不管是哪种瓜,都质脆汁多,清甜可口。宋代诗人赵汝绩有诗云:“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说的就是瓜州的瓜。
瓜州历史悠久,是古代的边防重镇,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瓜州县城东南约70千米的戈壁滩上,曾建有一座重要的军事城池——锁阳城。“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这首诗中所说的“孤城”,指的便是瓜州锁阳城。《旧唐书·卷一百零三·张守珪传》中记载,锁阳城曾真实上演过一场“空城计”。开元十五年,吐蕃进掠河西地区,攻陷瓜州。形势严峻之际,唐玄宗调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刚上任的张守珪立刻组织留存的军民修筑州城,但刚把修城用的板堞立好,吐蕃军队突然驰临城下。面对城防的严重空虚,张守珪急中生智,下令大开城门,并在城头上摆起了宴席。吐蕃人见此场景,怀疑城中有埋伏,因而退兵。如今,锁阳城的遗址仍然孤傲地矗立于茫茫戈壁滩上,诉说着一段段历史故事。
吃过瓜州的瓜,我们来到了瓜州县的一处戈壁滩上。一件令人震撼的作品就静静安放于这片辽阔的沙漠之中。这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家董书兵于2016年独立构想创作的“大地之子”雕塑,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例最大的数字雕刻的石雕作品,也已然成为丝路上一座新的文化地标。
这是一个安然熟睡的孩子,紧闭双眼,神情恬静,伏卧于大地母亲的怀抱之中,让人不忍心打扰。在董书兵教授看来,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千千万万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皆是同一位母亲的孩子,与万物共生,与自然共存。
在瓜州这样一个特殊情境中,这个文化地标,让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得以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