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5年第1期

【悦读】新年的柏树

发布时间:2025-02-17 作者:

  文/马俊江插画/谢驭飞 

  传统节日,都有节日植物。古时的春节,少不了柏树。 

  现在的除夕,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和饮食习惯,比如北方地区的人们在除夕夜要吃饺子。而在古代,除夕或初一则要喝椒柏酒。椒是花椒,柏是柏叶。花椒至今仍被用作香料,而柏树也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其木材、果实和叶子都具香味。古书里描述柏树,麝食之而体香,所以椒柏酒,自然是香酒。 

  当然,古人也并不全是贪图酒香。传统节日的礼仪,大抵源自古人辟邪、驱疫、祭祀和祈福的活动初衷。椒柏酒也是一样,是古代的辟恶酒之一。南北朝的庾信有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他认为,椒柏酒不仅能辟恶,还能延寿,这也是古老的柏树信仰。 

  《神农本草经》中提到,柏为上品良药,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庾信的同代人魏收也有诗说起香柏的这种功效:茹叶轻沉体,咀实化衰容。 

  椒柏酒的谐音暗含着祈福的意味:新旧之,长命岁。有名剧《桃花扇》传世的清人孔尚任还著有一本可爱的小书,名为《节序同风录》,专讲岁时风习,书里记载,除夕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曰百事大吉’”。新年饮椒柏酒最早见于汉人崔寔的《四民月令》,距今已两千年。除夕吃饺子的历史很短,古人称之为水点心、扁食,后来命名为饺子,而且除夕来吃,大概和椒柏酒的椒一样,也是取个新旧之的谐音。 

  新年放鞭炮的历史也不长,更早的是燃草。南北朝的宗懔《荆楚岁时记》有记,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隋人杜公瞻给这本书作注,说爆竹,燃草起于庭燎。庭燎就是在院子里点燃的火堆,它的历史由来已久,《诗经》中已有《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写诗的人问:是什么时候了啊?答:还是夜,院子里的火还在燃烧,火光还在。宗懔只说燃草,没说燃什么草,后人的记述中,多说是燃柏树枝。明人李若愚《酌中志》记载了当时的新年风俗,说除夕院中焚柏枝柴,名曰岁。另一本明人著作《帝京景物略》也有一样的记载:除夕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 

  宗懔说竹子烧起来的时候,噼啪有声,传说中的神兽山臊害怕。那燃柏枝又是为什么呢?恐怕是取其香。古人燃薪祭祀,也不是随便找些木柴来烧,而是多用香木。香,也是献给神的礼物。郭沫若的长诗《凤凰涅槃》里说,神鸟凤凰,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郭沫若是诗人,也是历史学家,集香木自焚的说法,不仅是诗人的创造,也有历史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