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3年第四期

票号的兴起与衰亡

发布时间:2023-06-02 作者:

  对官私存款的吸收进一步推动了票号发展,全盛时期其业务甚至涉足东北亚,触达欧洲。但历史原因加上官办银行的出现,票号逐步走向衰落。 

    |  王红曼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财东李大金注资,与其经理雷履泰于道光三年(1823年)一同创立。 

  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西裕成颜料庄总庄设在平遥,兼营颜料制作和贩运,在北京、天津、汉口、重庆等地设有分庄。西裕成所贩颜料中的铜绿产于四川,颜料铺要运现银往四川支付,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西裕成就在四川设立分号,就地吸收现款,以抵购买铜绿之款。时任天津西裕成颜料铺经理的雷履泰开始用汇票清算远地的账目,起初在重庆、汉口、天津间西裕成往来的商号间试行,成效甚著,此项业务便逐渐发展起来,并推广到其他商埠。之后,西裕成以天津颜料铺为后盾,兼营汇票,替人汇兑。道光三年(1823年),西裕成颜料铺亦改为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 

  其后,平遥蔚字五联号、祁县合盛元、太谷志成信等票号相继出现。到咸丰十年(1860年),山西票号已发展到17家,以平遥、祁县、太谷三地为代表,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票号产生于汇兑的需要。 

  商品流通越是渴望打破地域的限制,货币流通在空间上的矛盾就越突出,这种矛盾就对汇兑业提出了要求。汇兑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加速资金流转,而是为了克服金属货币在远程运输上浪费劳力物力且不安全的困难。 

  汇票业务古已有之,比如唐朝的飞钱、宋朝的便换、明清的会票,但这些都是由政府办理或商人兼营,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到清朝中期才出现。 

  票号是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金融组织。票号又称“票庄”“汇票庄”或“汇兑庄”。票号最初只为商人办理埠际间的汇款,后来又有政府和官吏的公款汇兑。票号的汇兑业,主要采取分支连锁制,多在外地设立分庄或联号。汇兑的方法,除汇条外,还有以符节或飞符作为凭证。符节或飞符多用银铸,或方或圆或椭圆,总是分作两半,彼此有往来的联号各存一半,汇兑时两符相合为凭。汇兑手续完成后,飞符的另一半退回原汇票发出地。 

  除汇兑以外,票号还经营存款和放款业务,甚至到后来,存、放款业务更加重要。存款是汇兑和放款的基础。如日升昌,其资本不过十万两,而存款则多达数百万两。户部银行设立之前,清政府没有国家银行,所有的公款,在京则存国库,在省则存藩库。票号老板游说官府,使得公款暂存票号,不付利息。官府之所以愿意将公款寄存票号,一是票号营运资本充实,资金安全有保障;二是票号汇兑效率高,中央与地方做资金转移支付时,一纸公文即可办妥。清政府虽对公款不收利息,但经手官吏却可寻租取酬。票号的放款重点也是官员,以便加强与官府的联系。票号吸收各省的官私存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票号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三部分:汇兑手续费、存贷利差、扣平擦色。各地的银两平色不一致,票号对出纳的银两大都自立平色标准,这就给票号扣平擦色提供了条件,积少成多,所得利益也相当可观。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1~1864年),南北交通阻隔,清政府要依靠票号汇兑银两,这为票号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直到清末中国银行业兴起前,官府钱款汇兑都主要通过票号。汇票除托汇者自带外,也可由民间机构民信局寄递,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邮政局设立后,则由邮局寄递,后来又实行电汇。 

  1860年到1900年是票号发展的全盛时期,全国超过100个城镇设有票号分号。票号甚至一度涉足东北亚,触达欧洲,南至香港、加尔各答,北上莫斯科、彼得堡,东延神户、大阪,西到阿拉伯国家,都可见其身影。1900年至辛亥革命前是票号的极盛时期,当时每家票号的资本大概在二三十万两至四五十万两不等,但每家票号的存款数却达到二三百万两至七八百万两。北京、天津、汉口、上海和沙市是当时票号最多的五个城市,约占总数的25%。 

  票号的发展过程也伴随着经营理念的创新。山西人经营的票号,伙计大都有“人身股”,类似现在的股权激励,劳资利害相连,这也是山西人经营票号的成功之道。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时,曾招山西票号加入天津官银号,被拒。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创办户部银行,邀山西票号入股,亦被拒。在清政府将官股款改存新式银行后,票号大受影响。火车、轮船的通行使得交通更为方便,不但银行承做汇兑业务,邮局和信局也经营汇兑业务,票号就此衰落。票号行业中有人主张改组为银行,终未办成。随着清政府的灭亡,票号也逐步衰落,到北洋政府时期基本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