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3年第四期

以内生韧性支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2 作者:

    |  贾康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有了巨大进步,已发展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二、制造业规模第一的“世界工厂”式新兴市场经济体。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但“大而不强”是明显的制约,对此,我们一方面应善于守拙,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自己有相当可观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需努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发展,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上,把中国的主要产能从“微笑曲线”的中间位置向左右高收益水平位置托升。“中国制造”千帆竞发,指的是超大型、大型企业,数字化平台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式“隐形冠军”企业和大量的中小微企业集群出海,应对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以先进制造业为“台柱子”的实体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脊梁,需发挥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思想观念理论创新有机结合,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焕发经济活力。 

  此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上有打压,下有追击”的全球博弈,今年我们已经正式打开经济向好的新局面,乘势而上,将经济运行维护在合理区间。从我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客观条件看,我们应充分认识巨大的成长性潜力和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依托我国经济的内生韧性有非常突出的着力点,人口规模巨大,市场广阔,大型基础设施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此外,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且人力资本雄厚,拥有666个细分行业和全球最大的工程师队伍,且贸易、投资的结构性调整弹性大,从2018年以来的贸易摩擦应对实践中可见一斑。 

  目前,我国工业化还处于从中期向中后期、后期转变的过程,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还剩余15%~20%的进程,配上独特的“巨国模型”,不难看出我国经济社会成长过程的特殊性。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未来十几年将有约4亿农村居民成为市民,弥合“二元经济”、实现现代化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中国本土和全世界有效供给回应的过程。中国经济一定会表现出强大的韧性,释放巨大的潜力,并实现超常规的增长。 

  今年是承前启后、稳中求进的一年,也具备支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正是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契机。我们应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改善预期,充分激发各方潜力来创造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