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3年第八期

华中印钞厂与华中币的发行流通

发布时间:2023-09-19 作者:

华中印钞厂与华中币的发行流通 

|王红曼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新四军挺进长江南北,在苏、浙、皖、豫、鄂五省逐步建立抗日根据地。1941年,华中各抗日根据地按中共中央的指示成立地方银行,发行抗币。 

  由于日寇、国民党反动派的分割封锁,华中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彼此分散。为了保卫货币发行权,防止敌人的掠夺与破坏,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为各自发行的抗币划定了流通区域。 

  抗日战争后期,华中各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并逐渐连成一片,大规模、远距离的军事行动增多,物资运输、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各根据地间经济联系密切,客观上需要有通用的货币,原来分散独立、各自为战的金融货币形势必须逐渐求得统一。 

  为此,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撤并各抗日根据地的地方银行和印钞厂,组建华中银行和华中印钞厂,发行华中币,统一华中地区的金融货币市场。 

  1944年起,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发动反攻,收复了大片国土。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华中局于同年4月召开财政经济会议,发出《关于货币问题的决议》,重点规定“各地区应于一年之后一律停用法币,以抗币为各地区的本位币”“各地区新抗币应建立通汇关系”等。新抗币是指1944年5月以后各地发行的地方币,与法币的兑换比为一元作法币五十元。在此以前,各地发行的非1︰50的地方币统称为“老抗币”。 

  1945年年初,华中局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统一华中货币金融的筹备工作。同年4月1日,华中建设大学在盱眙新铺成立,彭康任校长,张劲夫任副校长。学校重点培养财经干部,安排了大批从上海来的青年参加学习,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加强华中地区经济建设做准备。 

  1945年4月底,中共中央华中局通过上海地下党的关系,秘密制成华中币部分钞版(一元券、五元券各一种),派人从上海专程护送到根据地。同年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研究决定立即组建华中印钞厂,印制华中币作为华中统一货币,同时着手筹建华中银行。 

  华中印钞厂以江淮印钞厂为基础,增建了新厂房、新员工宿舍等,印钞厂工人增加到了500人左右,为统一华中币做先期准备。 

  与此同时,华中局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淮南召集李人俊、陈穆、骆耕漠、孙冶方等研究筹建华中银行,并指派正在华中建设大学学习的原江淮印钞厂厂长胡金魁为华中印钞厂厂长。华中局财政经济委员会规定,华中币由华中印钞厂集中印制,各地方印钞厂不得参与。1945年5月,华中印钞厂开始印制华中币。 

  1945年6月,在华中建设大学学习的财贸系学员中有60多人提前毕业,被分配去筹建华中银行和参加华中印钞厂的工作。同年8月1日,华中银行正式成立,由陈穆任行长、徐雪寒任副行长,并公布了《华中银行成立通告》和《华中银行发行华中币通告》。此后,华中一些地方银行先后改组为华中银行分行。 

  《华中银行发行华中币通告》全文为:“本行为供应新克服城市流通货币之需要,特发行拾圆券一种,正面红色花纹,风景为耕纺锯木图,反面为虎黄波浪底纹、黑色花纹及花边。此券在我新四军所到之华中解放区内一律通用。”1945年8月,华中币在华中解放区各地正式发行。 

  华中币主要是通过收兑地方币、发放各种贷款、采购商品物资、支付军政经费等方式发行流通。为了顺利推行统一币制工作,各地方银行积极办理华中币与地方币无限额等价兑换,各地税收、贸易、公营企业、合作社等一律等价收用,并办理兑换。通过发放农业、副业生产贷款的方式,华中币迅速进入广大农村市场。然而,各地区抗币种类繁多,发行有先后,不同时期各地有不同的比价,且普遍存在识别和折算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引起价格混乱和货币投机等现象。为此,华中银行总行在1945年9月向各地发出通告,列明与华中币等价通用的地方币共66种,其中新抗币38种、老抗币28种。 

  事实上,从1945年10月至次年年初,华中抗日根据地各地方印钞厂先后停止生产,组建成华中印钞一、二、三厂及华中造纸厂、华中铁工厂。华中银行总行为加强对各厂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了华中印钞厂总管理处。印钞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印钞厂的生产管理必须严格。华中印钞厂有较严密的生产组织和检查制度,人工逐张检验票券的印制质量、规格、号码、图案、文字、图章等,确定无误后才可包装出厂。华中印钞厂总管理处根据各印钞厂的生产特点,制定了《华中印钞厂凹印票券印制工艺规程》《华中印钞厂胶印票券印制工艺规程》《华中印钞厂废票保管制度》。 

  华中币发行流通依靠革命政权,其流通区域随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1946年4月,华中银行总行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指示,决定在华中解放区内限期全面收兑并停止使用各种地方币,使华中币成为华中解放区的唯一通用货币,为扶助生产、支持解放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华中币流通区域也迅速扩大,在苏北、皖北全境流通;与北海币等价流通后,华中币在山东省也大量流通。1949年,华中币甚至流通到苏南、皖南、浙江、南京一带。上海解放后,当地都规定华中币为人民币的辅币,与人民币固定比价、同时流通。1949年年底,华中币停用,以人民币兑换收回,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