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3年第九期

遏制违法中介,维护金融生态与安全

发布时间:2023-10-25 作者:

  遏制违法中介,维护金融生态与安全 

    |  夏木 

  “专业反催收”“代理免除债务”“征信洗白”“债务处理”……一些不规范的小广告进入公众视野,这些展业模式因具备隐蔽性,加之缺乏立案打击的标准体系,正逐渐发展为灰色产业链,不仅破坏金融生态,危害金融安全,更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稳定。 

  持卡人、银行双双受损 

  2022年2月,某银行在信用卡催收投诉的复盘检视中发现,投诉人刘某与多起恶意投诉事件高度相关,疑似从事违规职业代理投诉。该银行信用卡厦门分中心经过细心核查求证,发现刘某在投诉中歪曲事实,并冒充他人身份向银行恶意索赔,遂果断报案。 

  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刑侦大队于2022年11月对该案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证,本案中,刘某假冒客户黄某通过缠诉的方式获取银行的现金赔偿,并将其全部占为己有,同时谎称自己垫付了黄某的信用卡欠款,要求黄某支付清偿的部分费用,使银行及客户黄某均遭受损失。最终,刘某以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此类案例有一个共同点——违法分子往往披着信息咨询公司这一“合法”外衣,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逾期咨询”“协商还款”“退还利息”等广告,吸引借款人注意,而后假借“专业团队指导,借钱不用还,不上征信”等话术诱导客户与其签订委托协议。协议签订后,犯罪团伙会收集借款人的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账户、金融平台账户等大量个人信息,并以借款人的名义伪造资料、夸大事实,对金融机构进行恶意投诉,威逼金融机构减免还款或延长还款日期。 

  据了解,还有一些公司冒充律师自建维权微信群,利用虚假聊天记录和成功“停息挂账”截图,获取借款人信任,达到签约目的;更有甚者会为借款人虚构就医证明、“陷入传销”的报警回执等各种假材料,诱使他们在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下逃避还款义务。 

  但事实上,信用卡的持卡人往往钱财和信用“两空”——不仅损失了资金,个人信息还可能被恶意用于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等业务。如果无视与银行的还款契约,甚至可能会因与不法分子合作,背上共同进行“合同诈骗”的罪名。 

  警惕陷入违法深渊 

  其实,这类金融黑灰产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反催收操作就在互联网上兴起了,一些自称“职业借款人”的网民在QQ群、百度贴吧分享反催收的经验。2020年前后,“反催收联盟”聚集的渠道拓展至短视频平台。彼时,除了借款人,还有一些催收从业者进入这个领域,他们教借款人如何反催收,并通过收取会员费、直播等形式获利。此后,这类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以此为生的公司,并逐渐发展成上下游分工明确的产业链。 

  前述非法业务的资金收入主要有三类,每一类都是以损害借款用户个人利益换取的。一是提供非法服务获得佣金,通常是逾期金额的8%~10%;二是冒充借款用户,谋取银行金融机构与借款用户的协商款;三是非法售卖借款用户个人信息,获得信息转手费的同时,还有机会赚取大额提成。 

  近期甚至出现了利用“代还款”来洗钱的情况。例如,代还公司帮助借款用户偿还欠款3000元,但该用户只需要返还给代还公司2000元欠款和500元手续费。表面上看,该借款用户只花了2500元就还清了3000元的债务,然而实际上,代还公司则相当于花500元的成本,“洗白”了2500元的资金。对于借款用户而言,小便宜可能会带来大麻烦。一方面,当公安机关、各区域反诈中心发现对公还款的账户涉及一些来历不明的洗钱资金时,会对该账户进行冻结,追回涉案资金,导致还款资金无法入账,客户仍需继续还款;另一方面,倘若客户知晓这一模式并予以配合,那么从“逾期不还”到“打折代还”再到“报酬支付”,均是构成整个洗钱流程的重要环节,相关客户很可能成为涉嫌洗钱行为的潜在共犯,陷入更大的麻烦。 

  多方合力反击 

  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借款人还款能力和意愿下降、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违法中介“专业化”发展、展业成本低、套利空间大等。 

  实际上,当借款人确实遇到经济困难、暂时无力偿还借款时,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寻求帮助。各银行均有信用卡停息挂账业务,其目的是减轻还款压力,避免债务扩大。借款人只要自行与银行机构或监管部门沟通,就可能得到减轻还款压力的方案。但大部分借款人并不了解这一情况,选择轻信违法中介。为此,多家银行在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平台上发布防诈骗提醒,提倡借款人通过官方渠道沟通还款事项,降低受骗的可能性。 

  金融机构开始“抱团”反击。2022年3月,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联盟)成立。截至目前,AIF联盟成员包括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度小满、嘉银金科等68家金融机构。过去,金融机构只能凭经验识别,而在该联盟成立后,各金融机构积极分享经验,提升对违法中介的精准识别和高效应对能力。现在,一些金融机构采用声纹、文本识别等技术手段,在自称客户的投诉电话拨入后,会提取其声纹与其借款时的历史声纹比对,观察是否具有一致性。某消费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从准确性来看,我们能保证识别出80%以上的违法中介。” 

  行业协会所做的努力主要集中于切断传播途径。8月份,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协同、维护行业正常秩序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提出互联网平台要对账号设置准入门槛并严格限定收费型违法中介;账号发布的内容也不得带“反催收”“停息挂账”等标签,不得承诺胜诉率并且虚构浏览量。《倡议》还呼吁各大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内控管理与合规制度完善,提高对于各类黑灰产的监测、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二是提高有效识别各类黑灰产活动的能力;三是坚决抵制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向从业机构施压以牟取不当利益的无理诉求;四是如实告知消费者黑灰产业风险和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等。 

  从执法、监管机构的角度看,打击金融黑灰产的高压态势正在形成。全国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发布通告,对于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或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不法分子,将依法严厉打击,并追究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法律责任。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草拟了《金融领域违法违规代理维权活动认定指引(内部过程稿)》和《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互联网信息发布基本要求(内部过程稿)》,明确指出,以“逃废债务”“全额免息”“专业反催收”“维权不成功不收费”等夸大性的标题为噱头进行宣传,或者故意隐瞒真实主体信息进行宣传,例如冒充法律工作者,明示或者暗示与司法机关、政府机关等有特殊关系,假冒社会知名人士等,都被视为非法行为。 

  接下来,监管部门还拟从维权手段、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收费行为等方面,对非法中介进行认定,并从制度建设、身份认证、信息发布内容、动态管理、付费导流等多个方面,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对“反催收”广告的治理。可以预见,这场净化金融市场环境、遏制非法中介的行动,将取得更显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