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3年第十期

洞察本质,解锁“黑盒子”

发布时间:2023-11-22 作者:

洞察本质,解锁“黑盒子” 

    

  |  关博韬 

    

  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看似错综复杂的商业模型,都可以通过细分其中的变量和关系来构建、完善,帮助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需具备一项能力——商业洞察力。 

  知名商业顾问、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所著《商业洞察力》一书,从商业顾问为企业做战略规划的依据、破解难题的思考路径等角度出发,介绍了洞察力在商业中的应用。刘润曾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总监以及海尔、百度等多家企业的战略顾问,拥有丰富的商业经验。 

  何谓“洞察力”?刘润举了一个例子。他在微软任职时,公司提供午餐和晚餐。吃午餐的人一般比晚餐多,所以做午餐的供应商利润更高,但午餐却常常做得很糟糕。微软多次要求供应商改进,不管是更新菜谱还是换大厨,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往常。因为改进需要成本,供应商为了逐利,总是阳奉阴违。 

  于是,微软想出了一个制度:选2家供应商,一家提供午餐,另一家提供晚餐;每3个月在员工中做一次满意度调查,如果喜欢晚餐的人数多,则午餐、晚餐的供应商交换;如果连续6个月午餐的供应商都胜出,则更换晚饭供应商。这个制度实行后,那些表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换口味成本就要大幅提高”的供应商很快就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员工的满意度也大大上升。 

  这就是具有洞察力的人想出来的办法。供应商偷工减料只是表象,本质是其缺乏危机感。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是“不行我就换掉你”,但是他们忽略了,在缺乏竞争机制的环境中,督促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洞察本质的人选择让竞争机制代替人工监督。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是因为看不透。 

  书中提到,每一个表象背后都有一个“黑盒子”,被叫作“系统”,包括“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一只机械手表有表盘、表冠、表针,以及表盘背后的几百个零件、齿轮——它们都是机械手表这个系统的要素,这几百个零件和齿轮的衔接、咬合,就是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来说,观察到要素是容易的,但我们常常忽略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拥有洞察力,就是为了看清黑盒子里的种种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生活中,这种连接关系可以具象化成行为与动机、各种心理因素对行动的影响等。很多人喜欢设立目标,但在执行过程中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延后,使得大部分目标未能实现。表面来看,原因似乎是事情的优先顺序没排好、时间管理不好、没有及时督促自己……但真实原因很可能是目标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个体的内心动力不足等。洞察力能帮助人们锁定那块真正存在问题的“积木”,并重新考虑拼砌方式。 

  正如书中所说:“洞察力,并不是上帝悄悄给某些人的礼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练习、精进的一种能力。”当然,锻炼洞察力并不容易,需要日复一日地思考与琢磨,不仅要储备尽可能多的科学思维模型,还应建立起自己的思维公式,才能有层次地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