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3年第十一期

上海银行公会与《银行周报》

发布时间:2024-01-02 作者:
上海银行公会与《银行周报》

|王红曼 

    

  银行公会是近代银行机构实体组成的同业组织。在1918年至1949年间,它通过各具特色的金融活动、社会活动,对经济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洋政府时期,虽然华资银行发展迅速,但都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意识,受制于外商银行和钱业公会。华资金融界有识之士认为:“以前各家银行漫无组织,对外既不足以抵抗洋商银行之竞争,对内又互相竞争倾轧,不仅削弱本身之力量,以致无力应付偶来之风险,且同业间应有之改革、协商、互助等亦无从着手。”加上这一时期中国金融制度较为混乱,金融市场亦不稳定。 

  上海银行家们感到欲振兴民族银行业,必须加强本国银行业的协作,设法推进金融制度改革,以促进银行业的经营与管理。“为谋所在地同业公共之福利”,各地银行家纷纷发起组建银行公会。 

  1915年春,张嘉璈等上海银行家着手拟议创设上海银行公会,以加强各家银行间的相互联系。同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银行公会章程》,对银行公会的组织形式、职能、吸收会员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开始逐步倡导各行业组建同业公会。1918年7月8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12家银行召开上海银行公会成立大会,宣布近代第一家银行业同业组织——上海银行公会成立。1920年前后,全国陆续出现多家银行公会,包括北京银行公会、天津银行公会、汉口银行公会、蚌埠银行公会、济南银行公会、杭州银行公会等。据统计,1922年时,全国已有银行公会10家,各地银行公会的会员数量分别为:上海21家、北京22家、天津19家、汉口11家、杭州7家、南京7家、蚌埠5家、济南9家。 

  在地区性银行业同业组织中,上海银行公会无疑最为重要,到1949年年底宣告结束时,其会员数量已超140家。上海银行公会推动银行业发展、防控金融风险、扶植民族实业,为中国金融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创办杂志《银行周报》,向社会各界传播金融理论研究和银行实务知识。有文献载:“杂志之以银行冠其名称者,我国首推上海之银行周报。” 

  《银行周报》由张嘉璈联络沪上银行家宋汉章等人发起创办。张嘉璈任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后,即萌生创办银行刊物的想法,并于1915年12月开始筹办,计划隔年创刊发行,目的是“为灌输金融知识于各界领袖及银行从业人员,并为发表金融主张起见”,后由于“次年发生中、交两行停兑风潮,行务纷繁,无暇及此”,遽告终止。待风潮过后,张嘉璈立即主持《银行周报》的编辑发行,借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两间办公室作为编辑部,并借《时事新报》报社的多余房屋设立了发行部,经费则来自各商业银行向杂志投放的广告费。 

  1917年5月30日,《银行周报》问世。由于张嘉璈赴京担任中国银行副总裁,1917年7月以后,刊物的主持工作改由浙江兴业银行副经理徐寄庼负责。1918年7月8日上海银行公会正式成立后,《银行周报》编辑部迁往银行公会内办公,经费由公会资助。事实上,《银行周报》的创刊为公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银行周报》发刊词申明,其宗旨为“报告金融消息,研究财政经济情事,以供银行业者参考、学者讨论”。该报由上海银行公会主办,是民国时期最早公开发行的金融类专业刊物,设有“上海金融专论”“各地金融专论”“上海商情与金融统计”“各地金融与商情统计”等栏目。 

  《银行周报》深受金融业、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和经济学界各领域的青睐与欢迎。据统计,《银行周报》的读者群分布情况为:金融业占51%,个人占26%,机关商号占15%,学校占8%。《银行周报》的发行量由创刊时的七八百份,至抗战前期已增至二万份以上,行销全国各地及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国。同时,《银行周报》不仅对中国民众进行了启蒙式、普及式金融教育,还编辑出版《银行年鉴》及有关金融应用专业书籍、历史资料等,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获取金融知识、金融资讯、经济实情的重要来源。 

  上海银行公会创办《银行周报》开启了中国金融专业刊物的先河,对中国近现代金融类期刊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受《银行周报》的影响,其后,北京银行公会创办《银行月刊》,上海钱业公会创办《钱业月报》,汉口银行公会创办《银行杂志》,形成了“民国期间四大金融杂志”。 

  《银行周报》发行时间持续了30余年,直到1950年3月才停刊,中间未曾间断,共出版34卷1635期。而比它晚5年创办的北京《银行月刊》和汉口《银行杂志》都只发行了5年。《银行周报》见证了中国近代诸多经济大事件,并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报道和理论研究,形成资讯与学术并重互补的风格,对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