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首家金融租赁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汽车业首家金融租赁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文|夏木
10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天津国泰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泰金租”)进入破产程序。
国泰金租成立于2017年11月,是我国第一家由大型综合型汽车制造企业发起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拥有中国汽车业第一张金融租赁牌照。然而,成立短短不到6年,这家公司也即将成为行业内第一家破产的金融租赁公司。
汽车金融暴露问题
国泰金租属于广义上的汽车租赁业务商,主要面向B端销售者,其业务涵盖汽车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及售后等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活动。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原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业务产品创新。随后,汽车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年末,汽车金融公司在汽车信贷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
汽车金融背靠车企,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借助主机厂资源,汽车金融公司能与下游经销商保持紧密的联系,直接触达终端客户,具有明显的渠道优势。又如,为了促进自家汽车销售,主机厂通常会通过汽车金融公司在销售环节为客户提供贴息,部分主机厂甚至提供2~3年全额贴息,大幅降低客户实际贷款利率。更重要的是,相较于银行贷款,汽车金融公司的放款流程更为便捷,产品设计贴近客户,在硬性标准、首付比例、还款期限等方面,能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不过,随着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汽车金融背后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在二手车金融市场,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快速、大规模占据市场份额,通过“高融、高返”的优惠措施吸引获客端或渠道端的产品推荐。二手车商会依据返佣水平,对合作的汽车金融机构或其代理商进行排序。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获客端和渠道端隐瞒收费,或巧立名目增加融资金额,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综合购车成本。
资金周转困难
国泰金租的第一大股东为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汽车”),华泰汽车的兴衰直接决定国泰金租的经营状况。
华泰汽车自成立以来,就希望通过“跨界”实现公司资本的快速增长。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招商华泰汽车,准备用7年时间,分三期建成一个年产50万辆整车、100万台清洁型轿车柴油发动机及相关汽车零部件的汽车生产基地。华泰汽车借此争取当地的煤矿探矿权,意图进军煤炭领域。
2006年,华泰汽车获得了碾盘梁和唐家会两处煤矿的探矿权。华泰汽车获得碾盘梁探矿权的成本为1.09亿元,至2008年转让探矿权时,价格已翻了数倍。而唐家会的煤矿储量数倍于碾盘梁煤矿,价值更是惊人。粗略估算,作为在鄂尔多斯投资汽车基地的附加物,这两处煤矿的转手交易,至少为华泰汽车带来40亿元的现金。
尝到甜头之后,华泰汽车又奔赴下一个目标——入股银行。2011年4月,北京银行向10家机构定向增发,华泰汽车拿下将近30%的增发份额,认购金额高达35亿元。2012年3月,北京银行宣布增发完成,华泰汽车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一起,通过此次增发进入北京银行2012年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比例分别为4.47%、3.96%、1.67%、1.45%。此外,华泰汽车还入股了其他三家银行:持有内蒙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9.67%,持有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0.48%,持有锦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3.28%。入股银行的投资回报颇丰,华泰汽车曾披露,2016年,从北京银行、锦州银行获得的现金股利高达1.3亿元。
此外,作为银行股东,华泰汽车的融资渠道也变得分外畅通。自成立以来,华泰汽车的融资渠道一直是以银行借款为主,直到2016年才发行了总计70亿元的公司债券。而这些华泰汽车所投资的银行,正是其主要授信来源。
2015年,华泰汽车从锦州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为70亿元。此外,华泰汽车子公司的股权质押,大部分是质押给了锦州银行。这些资本运作,也给华泰汽车扩大规模、进军多个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看似春风得意,隐患却早已埋下。华泰汽车利用各类项目不断筹措资金,周转腾挪,如果其中一个或者几个项目出现问题,资金被套住无法再周转,将面临满盘皆输的局面。
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阶段,华泰汽车的资金压力加大。公开资料显示,华泰汽车资金链的问题早已出现端倪,其子公司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在2017年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2019年,危机爆发,华泰汽车三大基地全面停产、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债务违约、股权被冻结等负面信息不断出现。2021年,华泰汽车因无法偿还债务两次被申请破产重整,不过最后申请人都进行了撤回。
监管出台规范
2022年5月,国泰金租的第一大股东华泰汽车和第二大股东华信超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超越”),均出现在原银保监会公布的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中。两大股东均经营不善,在资金上无法给国泰金租更好的支持。
华泰汽车被执行总金额高达53.96亿元,国泰金租也被执行冻结或查封股权多达40余次。另外,华信超越持有的国泰金租17.6%股权还在2022年7月被冻结,这无疑让国泰金租的资金更加紧张。从近一年来看,国泰金租的运营情况表现为无交易,停滞运营。国泰金租当前的账面价值为0,而在2019年时,其全部股权价值为10.15亿元。短短几年账面价值清零,可见其在风控管理、业务运营方面也存在问题。
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原银保监会累计披露五批共124家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其中包括国泰金租在内的6家金融租赁公司的股东。披露内容提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规定,二是违规代持银行保险机构股份,三是隐瞒关联关系,四是违规开展关联交易,五是存在严重逃废债行为,六是股东及其关联方违规挪用、占用资金,七是违规将所持股权进行质押融资,八是违规安排未经任职资格核准的人员实际履行董事、高管职责等。
监管层对整个行业进一步提出规范经营的要求。10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健全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机制、规范融资租赁经营行为、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和建立健全监管协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十三项监管要求。
《通知》提到,在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发现个别金融租赁公司存在大股东不当干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不完善、租赁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求全行业找准功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为实体经济提供特色化、专业化金融服务。《通知》还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三道防线”,有效落实业务部门的主体责任、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责任,以纠正部分金融租赁公司存在的大股东不当干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缺陷等问题。
当年,华泰汽车抓住中国汽车市场第一波高速发展的红利,凭借整车制造项目撬动了多地资源和融资帮扶,却未将获取的资源与资金注入主业,而是将厂房、土地、设备进行抵押贷款,将钱投到煤炭等领域。为了“赚快钱”而进行资本腾挪十余年,最终只留下“一地鸡毛”。华泰汽车作为车企,心思不在造车上;国泰金租也并未聚焦金融租赁业务——背靠华泰汽车这座大山,不曾牢牢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条主线。脱实向虚、偏离初心,最终导致华泰汽车与国泰金融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