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3年第十二期

断舍离与极简生活

发布时间:2024-02-06 作者:
断舍离与极简生活

|菜蔡 

  2009年,日本的杂物整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了“断舍离”这一概念,提倡舍弃生活中不必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更简约、舒适的空间。14年过去,断舍离之风愈刮愈烈,由此衍生出的“极简生活”成为很多年轻人追捧的生活方式。 

  提到断舍离,首先想到的就是“扔”:几年穿不了一次的衣服,藏在柜子角落的旅行纪念品,厨房使用率几乎为0的整套精美餐具……一番折腾下来,家里没那么拥塞了,心里仿佛也亮堂不少。 

  可清空不久后,柜子又渐渐满了,家里可用的空间又变小了。于是,很多人开启了断舍离的又一方面——拒绝购买。非必要的不买,性价比低的不买,坚决不被商家的套路忽悠。面对消费主义陷阱,极简生活的践行者一次次控制住欲望,赢得对抗的胜利,这正是他们的乐趣之一。 

  但这又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担忧:年轻人拒绝消费,是否会让我国像日本一样进入低欲望社会? 

  实际上,年轻人追求断舍离,并非拒绝消费,而是希望从过度消费转向理性消费。如今,一些背着非刚需消费类负债的年轻人越来越察觉到负债消费的风险,开始主动精简购物车。 

  消费“减负”不等于消费降级,而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买真正对生活有益的高品质单品,而非积灰的物件。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向旅游等体验型消费转移。 

  断舍离的流行还催生了一种经济模式——闲置经济。转转、闲鱼等二手平台上,货品琳琅满目,用户既可以是买家,也可以是卖家。目前,我国的二手市场已经达到了万亿元规模,循环再利用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件好事,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经济活力。 

  极简生活看似热门,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也难以成为货真价实的极简生活家。在一次围炉谈话中,作家刘震云提出了自己对于断舍离的独到见解:断,是人跟自我的关系,要断自己的烦恼;舍,是人跟物的关系,要扔掉不需要的东西;离,是人跟他人的关系,要离开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人。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也是希望人们从关注物品到关注自我,改善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活在当下,提升幸福感。 

  因而,极简生活并不等同于扔东西,它包含简化物质、信息、情绪、表达、关系、目标等多重追求。追求物质的极简,只是追求极简生活的入门项。如果只是享受了扔东西的痛感和快感,而没有清醒认知自我,那不理性的消费迟早会再次侵袭。整理、清空生活的错综繁杂,活得清晰、恣意,才是真正高级的生活姿态,极简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也必将为社会赋予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