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3年第十二期

2023:绿色金融如何渐入佳境

发布时间:2024-02-06 作者:

   2023:绿色金融如何渐入佳境

  |沈浪 

  对于我国的绿色金融来说,2023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整个绿色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规模跃居世界首位、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跻身全球前列,主要金融机构在战略、产品、市场等方面也都作出了诸多创新探索。 

  10月底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在我国金融工作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调,可以预见,相关部门对于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绿色金融市场也将日益蓬勃、渐入佳境。通过梳理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实践特色与内在逻辑,回首2023年绿色金融的发展,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通向未来的思路。 

  绿潮激荡 聚焦“双碳” 

  2023年一开年,监管层便频频发力。 

  中国人民银行先印发通知,明确将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延续至2024年年底,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被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并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指引对《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进行更新,以更好适应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启绿色金融服务产业的新篇章。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运行两周年。在该节点前后,钢铁和建材行业、化工和有色行业纳入交易专项研究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按照“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七大高排放行业未来有望纳入碳市场。 

  8月29日,生态环境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212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正在组织有关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将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等方面风险,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作用,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也已从10月19日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此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该通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 

  得益于这一系列利好,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紧跟国家绿色转型的步伐,着力做好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不断加大对新能源行业建设、绿色产业发展、传统产业低碳转型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使得绿色金融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不仅高居六大行之首,而且比年初增加1万多亿元,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双双突破3万亿元。据统计,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高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33%。 

  作为绿色金融的第二大形态,绿色债券余额亦不断创下新高。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债券数据库的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外新增绿色债券221只,发行规模近5000亿元,截至6月30日,境内外绿色债券存量约为3.5万亿元。 

  人们对绿色债券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相对于普通债券,绿色债券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和环境效益,投资者愿意以较低的收益率接受绿色资产,实体企业也能利用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取绿色发展资金。 

  根据多家金融机构的测算,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的绿色低碳投资规模将达百万亿元级别。其中,绝大多数需要依靠金融机构等社会资金投入实现,如果没有广大投资者的支持,完成“双碳”目标将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与投资者四方形成良性互动,对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双碳”目标实现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创新 走深走实 

  当然,我国绿色金融能从跟随者变成引领者,不仅仅与官方政策层面的推动有关,更离不开各类金融机构的不懈创新。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体系,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产品。绿色信贷是最早的绿色金融产品,进一步创新的空间比较有限,但在2023年仍然有不少惊喜。 

  比如,在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举行期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申能集团、中核浦原、绿色技术银行等多家单位发起了“工银绿色银行+碳中和合作联盟”,倡导与行业内各类合作机构开放协作,共同构建起集产业、技术、创新、资金相融合的行业生态,助力探索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路径,打造具有重要引领力、影响力的绿色低碳产业群,并在现场与联盟企业签订《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绿色技术转化、绿色交通运输、绿色模式推广等领域。 

  绿色债券同样是各大金融机构创新的主战场。根据当前的标准,绿色债券可以分为绿色ABS、绿色公司债、绿色金融债、绿色短期票据、绿色中期票据、绿色企业债等。2023年,金融机构还在积极探索可持续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等新产品。 

  有专家认为,绿色债券以支持低碳经济活动为主,而转型债券的服务范围则作了不小的拓展,用以支持尚无法完全退出的高碳行业的低碳化发展。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指出,未来国家级的、权威的转型金融目录一旦出台,预计我国转型融资工具的使用会出现爆发性增长。中长期来看,转型金融涉及的融资量会超过支持纯绿项目的融资量。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新增发行转型类债券共19只,新增规模约137.5亿元,未来几年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在这些新发行的转型类债券中,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共发行14只,新增规模94.5亿元;其次是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新增发行3只,规模约26亿元,平均发行期限为2.75年,平均票面利率为3.37%。 

  在绿色金融的操作模式上,金融机构也越来越下沉,已经深入到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领域,并强调与创新要素融合。在“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双重任务下,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经济且有效的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林业碳汇是协同推动“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汇聚点。另外,中小微企业、个人对绿色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给绿色金融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对于推动全员参与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

  国际合作 亮点纷呈  

  复盘2023年的中国绿色金融,国际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1月中旬,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在香港、新加坡和迪拜三地交易所同时上市,涵盖美元、离岸人民币和澳大利亚元三个币种、四支债券,募集资金聚焦低碳领域,专项用于绿色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领域的绿色项目。本次绿色债券发行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各类型投资机构踊跃参与认购,整体账簿认购超3倍,最终发行规模等值22亿美元。 

  这只是一个开始,各大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努力一直在进行中。 

  5月,中国建设银行悉尼分行和伦敦分行推出了“生物多样性”和“一带一路”双主题绿色债券,规模等值7.8亿美元,同步在香港联交所、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要投向天然林保护、河湖与湿地保护、退耕还林等多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项目,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清洁能源等类别资产。 

  10月,中国银行在迪拜纳斯达克交易所举行了该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债券上市摇铃仪式,规模合计等值7.7亿美元,计划用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格绿色项目,该绿色债券由迪拜和卢森堡两家境外分行同步发行。 

  次月,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分行、迪拜分行和卢森堡分行又在境外成功发行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的绿色债券,包括三年期美元固定利率、美元浮动利率以及欧元固定利率三个品种,最终发行规模共计11亿美元和3亿欧元,同步在香港、迪拜和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行业发展 尚存挑战 

  12月6日,中国农业银行伦敦分行发行的3亿美元绿色债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表示,中国金融机构从2015年至今已在英国发行总值122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类债券,并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展现了中英绿色金融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鉴于我国完成“双碳”目标需要的资金体量巨大,2023年不会是唯一的一个大年,未来还有大量不断创造新高的机会。 

  不过,目前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我国现有绿色金融认定标准还存在部门之间不一致、执行规则不清晰等问题,与国际接轨方面还有所欠缺,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和规则需要进一步明晰,有必要进一步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研究推出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提高绿色金融市场的效率;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应该围绕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加快产品创新,打造精准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