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4年第一期

碳账户引领绿色实践

发布时间:2024-02-28 作者:

  碳账户引领绿色实践 

  |元子 

  “低碳”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与之相关的先进技术、产业体系和治理能力,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而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场景就是通过大数据和绿色消费引导公众参与。 

  《碳账户》一书的作者卢乐书是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常任委员,具有十余年的金融从业经历,目前从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推广,是碳账户产品主理人。作者长期关注这一领域并开展调研,思考碳账户背后的机制和未来发展方向。 

  该书立足消费端碳减排,分析了消费如何通过碳账户在不同主体、不同市场、不同区域间互联互通,带动碳信息与价值链的循环。同时,结合“助推”等行为经济学理论,从拓宽碳账户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碳账户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价值。 

  碳账户是赋予碳资产货币属性的一项金融基础设施,用于记录、管理个人或企业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碳货币的有效运行需要一个完善的碳资产货币机制。为满足参与主体在碳货币运作过程中的需求,碳账户的架构和功能设计是关键。 

  碳账户主要分为个人碳账户和企业碳账户。作者对国内外大量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梳理了我国地方政府、互联网企业及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实践。书中提到,国外一些碳账户产品设计的内在逻辑是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对于超排部分进行惩罚。但结果表明,公众对这套机制并不太“感冒”。原因是个人碳排放的分布范围更广,消费端碳排放的核算难度更大。此外,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年龄、文化、收入水平等差异,如何分配碳配额也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 

  因此,要调动公众的减碳积极性,从正面激励的碳普惠机制入手会更有成效。我国消费端的个人碳账户设计就围绕碳普惠机制展开,即奖励优先于惩罚,核算重点在于用户的减排量,通过“减排—激励”的逻辑形成对个人绿色生活模式的正向激励。 

  2022年以来,我国个人碳账户平台建设呈现爆发趋势。在刚刚结束的COP28大会上,“碳普惠”话题进一步升温。如今的交流已由浅入深,从什么是碳账户等概念性问题,延伸到了方法学和绿色场景等领域。各方都依托资源和能力试水,并加快发展碳账户。 

  对于想在碳普惠机制下搭建碳账户产品的企业,作者给出了建议——有场景、有能力、有意愿,即找到和自身业务相关的减碳场景,具备开发、推广碳账户产品的能力,还要有足够强的意愿促成减碳实践。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碳账户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作者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数据重复计算。由于目前市面上的碳账户产品相对分散,各平台彼此间数据尚未互通,客观上存在同一行为的减碳数据被重复算入不同产品的问题。但就碳账户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首先还是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优化完善。 

  《碳账户》为我们认识相关问题带来了新视角和有益的启发。对于碳账户的发展,该书提出碳账户产品应与金融产品深度联动,例如,个人碳积分高,相应的绿色评级也高,可以享受更多的金融政策优惠。未来,碳账户体系也有望走向碳市场,发挥其资产价值,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互通的碳循环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