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轻松了解养老金融——《养老金融知识简本》荐读
养老金融,在国家层面被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在个人层面则与安排、储备养老资源息息相关。
为帮助读者系统、轻松地了解相关知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社会保障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共享中心)组织编写了《养老金融知识简本》一书,并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包括形势政策、投资工具、养老服务、投资实践四个篇章,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养老保险三大支柱相关政策、常见养老投资工具的特点以及养老资金规划与投资方法等内容。
本文节选书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一、了解养老金
1. 我国建立了什么样的养老保险体系?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符合当今国际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发展趋势,国家、企业和个人责任共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架构。第一支柱为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由政府倡导、企业自主加入的企业年金和机关事业单位强制加入的职业年金构成;第三支柱则是由个人自愿参与、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构成。
个人养老金制度于 2022 年落地实施,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2. 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参保人群的不同,基本养老保险可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参保职工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期限或法定退休年龄后,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其因年老或病残退出劳动领域后,仍具有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的一项社会保险。根据参保对象不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模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
3.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有哪些?
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含视同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遗属待遇: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病残津贴: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4. 什么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资运营。职工退休或符合相应领取条件时领取待遇。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管理模式相似。当参保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发生工作变动时,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账户可相互转移。
二、探路个人养老金
5.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和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第二支柱)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6. 个人养老金与商业养老金有什么区别?
运作机制
个人养老金: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养老保险制度。
商业养老金:个人自愿参与,市场化、法治化运作的养老金融业务,由养老保险公司提供包括养老规划、账户管理、产品购买、长期领取等一站式服务。
参加条件
个人养老金: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
商业养老金:年满 18 周岁的个人可与养老保险公司签订商业养老金业务合同,通过商业养老金账户长期积累养老金。
税收优惠
个人养老金: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给予一定的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商业养老金:个人参与商业养老金业务,暂不享受相关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缴费上限
个人养老金:每年的缴费上限是1.2 万元,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不可缴费。
商业养老金:每笔交费最低 100 元,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仍可交费。
投资产品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商业养老金:可购买养老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养老金产品。
领取条件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定居或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下可以提前支取。
商业养老金:持续账户的资金(较大比例)可以根据产品规则灵活选择赎回,锁定账户资金需满 60 岁后方可领取,如提出解约将扣除锁定账户累计收益的一定比例,如遇身故、意外伤残、重大疾病等情形,可免除解约费用,全额取出双账户内全部资金。
7. 个人养老金与其他金融产品有什么q别?
个人养老金与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个人养老金是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第二,个人养老金采取账户制,封闭管理,一般不允许提前支取,能够切实实现补充养老功能;第三,对接个人养老金的投资产品种类多样,且符合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等规定,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8.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根据《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 号)和《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16 号),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指的就是可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的理财产品。
截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共 19 只,产品名录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查询。
三、规划养老金
9. 养老资金规划什么时候开始最好?
越早越好。越早进行资金规划,越能发挥时间复利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投资期限的拉长,财富积累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能够把养老所需的大额资金积累平摊到较长的工作期限内,聚少成多,减少压力。此外,投资时间足够长,有更大的空间来配置权益资产,受权益资产短期波动影响更小,更能提升投资收益,最大程度发挥复利的作用。
10. 养老资金规划怎么做?
第一步
估“需求”根据个人养老生活目标,确定养老金总替代率水平。基于退休前收入水平,算出所需的养老收入。
第二步
盘“收入”首先,算一算基本养老保险能提供的收入。其次,如果已加入年金计划,可算一算年金能提供的补充资金。
第三步
算“缺口”根据需求和收入计算养老资金缺口,剩余缺口需由个人储备养老金补足。
第四步
补“缺口”按初始投入本金、每年收入缴存和投资增值收益三个资金来源补足养老资金缺口。
第五步
选“工具”根据补缺口所需资金确定投资目标,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种类的投资工具。如果符合个人风险偏好的产品无法弥补缺口,可以通过降低未来需求、适当调整风险偏好等方式达到目标。
第六步
作“配置”养老投资要实现长期目标并控制风险,需要进行长期资产配置。这项工作专业性强,持续时间长,普通人难以完成。可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例如,直接投资市场主流机构发行的养老理财、养老年金保险、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等。
11. 个人如何看待养老投资风险?
养老投资是一门学问,既要保证退休时的资金安全,也要实现资产有效增值,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养老投资风险意识,也要敢于直面养老投资风险。
首先,要清楚养老投资的本质是投资。带有“养老”字样的投资产品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要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本投资原则,时刻牢记投资有风险,高收益对应高风险,低收益对应低风险。投资前,要充分了解养老金融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收益情况,正确认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并通过多元配置分散风险。
其次,要明确养老投资的目的是养老。养老投资是通过对现有资产的合理配置,给未来安享晚年一份保障,而不是以短期投机获利为目的。因此,要视自身资产、收入、支出等具体情况,以不影响当下生活为前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合理安排养老投资金额。要以长远的眼光、平和的心态看待养老投资,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优选并长期持有值得信赖的养老金融产品,以应对市场的短期波动风险。
最后,要牢记养老投资的关键是安全。当前市面上养老金融产品琳琅满目,一些所谓的养老金融产品,其实是披着“养老”外衣的短期投资工具,更有甚者,标榜“稳赚不赔”“高额收益”,实则是精心策划的理财骗局。投资者要对养老投资收益有合理预期,认准正规金融机构,选择合规投资渠道,购买合法养老金融产品,保护自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