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4年第六期

金融支持能源电力行业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4-07-12 作者:

    |  王旭鹏 刘 粮 胡 楠 王泽明 

  科技创新对能源电力行业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产业引领能力、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的过程存在一定风险,金融工具是风险管理的手段之一。为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能源电力行业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各类金融工具,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践,谋求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基础金融工具创新发力 

  信贷、债券、保险、股权等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的方式日渐丰富。 

  从信贷工具来看,最典型的是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4月创设,利率1.75%,旨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设立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则是由银行对科创企业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和授信放款。 

  债券工具中,沪深交易所于2022年5月正式推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鼓励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企业申请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界定条件宽松,要求资产负债率不高于80%,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或最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达6000万元以上。2022年11月,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鼓励产业链核心科技创新发行人募集资金通过权益出资、支付预付款、清偿应付款项等形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截至2024年5月底,科创债累计正式发行586只,发行规模达6556亿元。此外,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还于2023年7月推出了混合型科创票据,灵活设置浮动利率挂钩投资收益、收益权转让、转股等条款,精准匹配不同阶段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首批7单混合型科创票据发行利率低至2.9%。 

  保险行业也积极推出服务于科技创新的产品。例如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对科技项目无法完成既定目标而损失的研发费用进行补偿;知识产权保险则涵盖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等。 

  支持科技创新的股权工具主要有三类。一是私募股权基金,其风险偏好高、投资周期长及容错机制健全等特性与科技创新形成较高适配性,截至2023年年末,超90%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机构投资。二是基础设施公募REITs,依托能源、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发行REITs,引入增量权益型融资,将回收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三是知识产权证券化,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共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150单,累计发行规模333.42亿元,占市场发行总规模不足2%,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多种金融工具联动赋能 

  基础金融工具通过联动,能发挥更大的支持作用。 

  投贷联动是将股权投资和银行信贷二者联动,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联动方式有两种,一是外部联动,银行与私募基金合作,由私募基金对项目作评估及初始投资,银行提供信贷,收取固定收益或股权溢价分成;二是内部联动,银行内设股权投资子公司,发挥集团优势,降低沟通成本,进行风险控制和收益共享。 

  投保联贷是将股权投资、担保和信贷三方联动,缓解科创企业“小规模、轻资产、少信用”的融资难题。投保联贷的基础模式为股权投资和融资担保先行参与,银行提供信贷;为解决担保费率收益稳定和代偿风险偏高间的权责不对称,目前还形成担保换分红、担保换期权等多种衍生模式。 

  政投银保联动通过政府基金、股权投资、银行、担保、保险等多方联动,提升金融主体服务科创企业积极性。政投银保联动基于政府引导基金,以政府信誉构建引导金融资本协同参与机制,或者依托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按约定比例分担各金融参与主体资金风险。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 

  一是精准聚焦科技创新企业“重人才”属性,充分调动研发人员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性。中国科学院在认定科研成果贡献时,在单位与个人之间,向研发人员个人倾斜的比例高达70%,还允许研发团队依托专利作价入股设立公司。中国科学院创投基金、物理研究所及核心骨干等多方联合入股,推进重离子治癌、卫星通信芯片及激光显示技术等成果孵化,助力长光华芯科创板上市,支持卫蓝新能源完成8轮融资。 

  二是高度适配科技创新企业“高风险、高收益”属性,满足科技创新资金需求。一方面,以“股权+债权”双轮驱动。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发行混合型科创票据,形成“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的定价设计,将票面利率与被投资科技企业成长收益挂钩,根据投资标的估值增长率情况设置0~20个基点的浮动利率进行向上调整。另一方面,发挥融资担保风险分担作用。安徽依托省级担保公司服务全省51%专精特新企业,平均担保费率较市场担保费率低80%,缓解科创企业风险和成本压力。 

  三是深度契合科技创新企业“轻资产”特性,为专利资产赋能增值。考虑到许多科技创新企业无形资产较多、缺少信用且抵押资产不足的情况,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支持南京鑫欣保理发行知识产权科创票据,以价值8000万元的18项专利为基础资产发放质押贷款,由江苏信用再担保集团提供信用担保,并由南京政府给予20万元财政补助。湖北路桥依托混合型科技创新票据,将价值1.8亿元的135项专利权质押担保,实现降低利率30个基点,有效盘活无形资产。 

  四是持续匹配科技创新企业“长周期”特性,以多层次私募股权基金及融资租赁等工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企业成立前以专利基金支持技术孵化,通过协议方式投资共振声混合机、源动力晋航炉、氢燃料电池等集团内院所技术开发;在企业成立后以多期航天创投基金及产业基金形成对从种子期到初创期及成长期的全过程接力式支持,并依托“投租联动”,由航天租赁有限公司为航天机电、节能环保等科创项目提供后续低成本信贷支持。 

  能源电力行业如何向金融政策及工具借力 

  能源电力行业亟需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未来产业孵化培育实现产业跃迁和高质量发展。面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估难、科技创新所需投入大、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不完善等挑战,能源电力行业如何更好地借力于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 

  能源电力产业链的链长企业应充分发挥优势,为产业链上下游的科技创新精准赋能。一方面,广泛挖掘产业链上下游的科技需求,围绕高端输变电、智能运检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依托技术联盟等形式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利用产业基金、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供应链金融及权益出资等金融方式,支持上下游企业科技创新,共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据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特点,差异化匹配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需求。为满足科技型企业“长周期、高风险、轻资产”等特征,探索设立多期私募股权基金,结合科技创新再贷款及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支持电力工控芯片、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等能源电力领域核心技术和材料攻关研发。为盘活知识产权资产,依托质押融资、混合型科创票据、融资担保等金融工具,为增量科创研发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 

  完善科技成果市场交易转让、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的激励相容等机制。通过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优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成果交易机制,探索支持专利资产作价入股投资、收益转让等模式,充分释放科技成果价值。完善科技金融创新的激励相容机制,实现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期目标与追求金融短期利益间的平衡,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明确免责的认定标准和流程,形成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的良性供给。 

  (王旭鹏、刘粮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胡楠、王泽明供职于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