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金融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新技术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金融机构利用新型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改变经营方式、优化业务流程,金融数据价值更加凸显。金融产品和服务正向着智能化、精细化、多元化、场景化方向大步迈进,金融科技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动力。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作为财务公司行业的排头兵和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探索者,紧跟科技革命的发展脚步,充分运用新型信息技术,于2023年开展了核心业务系统优化、移动应用建设等数字化建设项目,实现了科技赋能业务运营、公司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安全运行等领域,推动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发展,支撑国家电网公司数智司库体系建设。
科技赋能业务发展
科技赋能业务发展主要体现在业务运营、公司管理、客户服务、安全运行四个方面。
科技赋能业务运营有助于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省管产业单位财务同质化管理的要求。重点在于优化核心业务系统架构,集中力量解决系统架构在稳固性、扩展性以及高效性等方面的难点问题,通过优化集团账户资金池体系,系统内转指令处理效率提升近2倍。同时,完成会计科目维度切换凭证生成及省管产业并表后凭证推送的改造,为省管产业同质化管理提供数字化系统运营服务能力。
科技赋能公司管理推进了中国电财主营业务与管理创新的发展。重点在于优化新资金结算系统和综合前置系统,资金结算系统推动数字化货币和电子单据建设,一方面,在完成工行、农行、建行三家银行数字人民币直联通道建设的基础上,2023年积极推进兴业、邮储等银行数字人民币通道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商业银行电子单据功能建设,完成交通、浦发、中信、广发等商业银行OFD版式电子单据通道落地。综合前置系统持续优化系统技术架构,由集中式架构升级为先进的分布式架构,进一步提升系统高可用性,强化企业核心资源数字化配置能力,实现企业经营提质增效。
科技赋能客户服务持续助力国家电网公司产业链金融创新。在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的指导下,中国电财启动建设票据集中管理平台,成功接入上海票交所“集票宝”。同时,持续优化新电票系统功能,上线实施快速承兑、出金审批等多项业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电财票据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水平,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成员票据金融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链金融环境。
安全运行是科技赋能的前提。目前,中国电财在运的各类业务及统计分析系统已经超过20套,为便于对各系统统一管理,实行整体统一的认证,掌握公司人员新增、离退、调动岗位的情况,公司应用单点登录(SSO)技术整合了当前系统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实时对各个应用系统中员工账号变动情况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减少信息安全不同步造成的安全隐患。
改造升级数据应用
探索“科技+”赋能模式,启动“i电财”移动应用建设。中国电财依托国网公司“i国网”App,通过与各业务系统集成,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打造客户服务的移动应用。应用涵盖管理驾驶舱、客户身份识别、业务提醒、产品和服务推介等6大功能模块,用户只需一键安装移动端应用,即可随时随地浏览客户、账户信息,实时查看客户交易状态、支付指令,同时还支持交易提醒、数字证书到期通知和产品推介,方便中国电财动态掌握客户信息,真正实现“移动应用在手,客户服务无忧”。
大力拓展数据应用广度,数智化能力大幅提升。大数据平台是中国电财释放数据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几年建设取得了“一个池、两个体系、三大平台、四大应用”的建设成果,已成为公司数据处理中枢。2023年,中国电财进一步深挖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价值,完成管理驾驶舱“每日快报”“全景展示”和“专题分析”三项功能上线。优化系统基础平台,完成实时数据架构上线;深化报表应用,完成“客户支付失败交易统计分析”等统计报表和“贷款规模趋势”等智能报表上线;完成大数据平台非结构化数据,完善“数据湖”数据类型,充分释放大数据平台应用价值。监管报送平台完成人行金融统计报送系统上线,实现日报、月报、季报以及年报自动报送,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监管报送自动化水平。
安全始终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了在信息系统安全方面固本强基,中国电财建设综合柜员系统引入SSO技术,各系统与综合柜员系统集成,取消业务系统的原有的登录校验,通过综合柜员系统发送的登录确认指令,业务系统自动模拟用户登录后的状态处理过程,实现身份认证的统一认证。同时,各系统的用户由综合柜员系统统一管理,柜员管理系统通过接口下发当前业务系统用户数据,柜员系统创建或修改用户信息后,主动推送用户信息,业务系统接收并进行识别,使之转换成系统注册用户,并进行自动挂载。
架构优化初见成效
中国电财持续提升核心系统承载能力,组织开展新核心业务系统局部优化工作,完成清算账户每日累积发生额批量更新、云调度功能优化、定时任务扩展、对账明细同步独立部署、清算账号记账优化以及资金池体系升级等工作。通过局部性能优化,业务处理效率由每分钟111笔提升至240笔,系统未出现过大面积交易指令堆积现象,实现“处理能力翻一番”的工作目标,新核心业务系统基本满足业务高峰期的性能需要。
此外,中国电财单据数字化水平提升明显,实现了电子单据开具、接收、入账、归档全流程端到端的数字化、无纸化闭环管理。从各单位应用情况分析,OFD版式文件大小约2kB,PDF版式文件大小约120kB,单个电子单据文件大小约100kB,试点单位开具符合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电子回单3991997份、电子对账单1987份,显著提升了银行端和资金结算系统、资金结算系统和非结构化平台、资金结算系统和辅助结算系统的传输效率,大大节省了公司电子单据存储空间和成本,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的业财融合难点。
在不断加强架构优化、功能完善以及数据应用的进程中,中国电财信息系统安全防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中国电财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了集成,通过集中式用户管理,实现了使用一套权威身份数据即可打通组织内所有系统的用户身份数据的功能;人员入职、人员调岗、人员转岗、人员部门兼职、人员辞职等环节,可实现账号自动开通、账号信息自动修改、账号权限自动分配、账号自动停用启用等。同时,兼顾外部人员身份管理,通过用户身份类别分类,可对外部人员的账号、系统、权限进行管理,达到可管可控要求。
(作者均供职于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