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4年第七期

创新制度,推动我国离岸金融业态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09 作者:

   文 | 连 平 

    

  离岸金融是一种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金融业态,是指在境内外相关领域由非居民(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企业及金融机构)相互之间,以可自由兑换货币开展的金融活动,其所涉及的金融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以及理财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和扩大,我国经济的离岸金融规模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离岸贸易和离岸投资持续增长,离岸银行业务持续开展,离岸债券发行规模大幅波动,离岸人民币交易稳步增加,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迅速崛起,对我国离岸金融体系尤其是制度建设提出了不断增强的需求。目前,我国离岸金融面临新的发展需求与机遇,应加快离岸金融制度健全和创新的步伐。 

    

  我国离岸金融制度的健全和创新符合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离岸金融体系健全和制度建设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支持中央银行提升全球金融治理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队伍,构建和提振境内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层级,增强人民币的国际金融监管能力。 

    

  发展境内离岸金融市场,将有助于有效地管理境外人民币的流通和交易,便利地支持中资金融机构在全球开展业务活动,直接地管理和调节人民币汇率,更有力度地支持中资企业跨国经营,更好地管控国际金融风险。我国是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国,但与之相关的金融交易较大部分却不在中资金融系统中交易,使我国失去了这部分收益。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将会明显改变这种状态,增加相应的国际金融交易收益。从中长期看,境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发展我国离岸金融体系,健全和创新离岸金融制度需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境外离岸金融体系和制度通常受国际通行规则和所在地管辖,未来需要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创新相关的金融体制机制,积极寻找合理的创新突破口。考虑到离岸金融创新较为复杂且涉外风险较大,改革创新可以以小切口的方式审慎推进。 

    

  境内离岸金融业态发展还需要相应的税收优惠。如果税收优惠与国际上差距较大,境内离岸金融业务就会竞争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实施与国际水平相等或较为接近的税收优惠制度安排。 

    

  离岸金融还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法规进行管理。建议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完善离岸金融管理规定,确保境内离岸金融活动合法稳妥,监管部门能够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