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提升服务绿色产业水平
文 | 贺 立
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绿色能源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构建好绿色能源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实现能源供应绿色化,从源头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和践行绿色理念的重要手段。
我国西部地区具备生产绿色清洁能源的诸多自然资源优势,但总体经济实力较弱,仅靠自身力量发展清洁能源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多层面的支持。
金融政策支持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2022年6月,原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涵盖绿色信贷投放支持、绿色产品创新和金融科技支持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绿色金融试验区改革方面,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5省(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贵州和新疆成为首批试点。随着绿色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印发《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首个全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立,承担包括“建立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在内的四项重要任务。在绿色金融与绿色能源的融合发展方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推动金融与能源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并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积累实践经验。在融合发展创新实践中,针对性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展开金融机构与绿色能源产业企业深度合作等具体措施,促成金融和能源双方协调发展的态势。
在绿色能源优先上网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网企业应落实绿色清洁能源优先上网的政策,并采取合理有效的调度措施,确保绿色发电能源被优先上网使用;金融机构也应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客户提供能源供求信息服务,以扩展能源供需的信息渠道。
金融工具创新
为拓展绿色能源投资资金来源,金融系统大力支持西部绿色能源产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绿色能源生产前期投入普遍较大,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仅依靠企业单独投资难以填补资金缺口。我国资本市场具备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其重要职能定位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北交所的职能和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优势,结合西部大开发和绿色发展的政策红利,推进有实力的新能源企业上市融资,为绿色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是推动西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速度较快,但相对银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仍显不足。因此,解决绿色能源企业资金问题,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仍然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
为此,银行持续创新绿色信贷等业务,大力支持绿色能源行业发展。例如,银行内部完善绿色金融考核制度,落实好绿色信贷投放,切实为绿色能源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并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此外,银行业还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发个性化的产品,提升对绿色能源企业的服务水平。
绿色债券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融资工具,拓展了绿色能源企业的融资方式。该类债券将利率与发行者减排目标和效果锁定,相对于传统债券,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目前,绿色债券标准已统一,金融机构对其重视,有助于推进绿色债券的发行。在金融体系考核评价方面,绿色债券已被纳入新版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中。
银行在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时,除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还大力发展用于短期融资的绿色票据。相对于信贷和债券,绿色票据的流动性更强,更能满足绿色能源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并有效降低绿色能源企业的资金融通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需注意把握好绿色票据的认定标准,在操作票据贴现时确认绿色票据的真实性,倘若贴现票据未用于绿色项目,且持票人非绿色企业,则应视同为一般票据贴现办理。
绿色保险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保障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是对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能起到风险转移和控制的作用。绿色保险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总体规模较小,仍需保险机构持续优化产品,丰富种类和结构,改善和优化服务流程,以保障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在投融资基金创新方面,银行还积极探索新的募集资金方式,支持绿色能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采用“基金+”的方式,因地制宜创新基金产品应用。例如,青海采用“公募基金会+信托”方式募集资金,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项目的开发;云南则采取了“专项建设基金+银行”的方案,募集资金支持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为了提升金融对绿色能源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针对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优化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绿色服务专项通道、提升绿色资金支付服务效率、降低绿色金融中间业务手续费用等措施,多层面大力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低碳投融资项目库就是金融机构提高对绿色能源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产业经济绿色转型,将符合绿色低碳标准的投融资项目纳入项目库统一管理,已入库的项目可享受绿色金融优惠政策。各级金融机构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投融资项目库的建立和扩展,鼓励并推荐辖内客户积极申请项目入库,以便享受绿色金融的政策红利。绿色项目库借助国家产业绿色转型的战略机遇,强化了对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人才培育和风险管理
为促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并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机构还加强了金融专业人才培育和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注重与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相关的政策培训,关注绿色产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强化人才的培育机制,努力打造既精通金融知识和业务,又了解绿色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金融机构在大力拓展和创新绿色金融业务时,也密切关注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注重识别、营销和储备好优质的客户资源,增强绿色项目的甄别和筛选,力争前瞻性地管控金融风险。
(作者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