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英大金融》>《英大金融》2024年第八期

产业基金助力科技改革创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4-09-09 作者:

    |  庞宇辰 马乐晖 王琳璘 

  当前,高水平科技创新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提出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同时,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国家电网公司肩负着锻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力军的使命责任。国网英大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产业基金公司”)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实业和资本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坚定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重点任务举措,围绕“根植主业、服务实业、以融强产、创造价值”的战略定位,主动作为,以产业基金业务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改革创新探索,履行现代产业链链长责任,深化供应链领域创新等工作部署,更好支撑和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争当科技金融“排头兵”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央企产业基金助力科技创新恰逢其时。 

  科技创新需要坚守长期主义,这是由科技创新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科技创新分为原始创新成果的研发、成果的孵化培育以及产业化转化等多个阶段,是兼具系统性与长期性的复杂工程,具有投入大、单个项目风险较高、期间很难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回报等特点,迫切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引导。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支持科创资金中,国资央企资本能够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以助力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为根本目标,与耐心资本的功能高度契合。 

  作为产业链的“链主”“链长”企业,国资央企拥有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除资金支持科技创新项目以外,还能提供产业赋能与创新资源整合,具备区别于其他类型资本的关键优势。作为央企资本发挥价值的重要载体,央企产业基金能够汇集壮大社会耐心资本,通过聚合资源发展科技金融业务、支撑科技创新工作,这也是国资央企作为创新主体践行使命担当的具体举措。 

  国家政策也明确支持国资央企创投基金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创投17条”)强调了国家对创投行业的重点支持。这些政策围绕创业投资行业“募投管退”全链条提出了系统性的支持举措,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创投17条”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参与创业投资,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对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的创业投资机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创投机构更好地发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作用。此外,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鼓励中央企业以创投基金作为载体,发挥产业链链长企业创新资源融通作用,带动行业科技领军企业和科创型“小巨人”等企业的发展,利用综合服务能力助力实现产业链关键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落地。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创投基金的投资范围不局限在早期领域,更加突出强调对科技属性的支持。此外,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在放宽规模限制、提高出资比例、注重整体业绩和长期回报考核、明确尽职免责容错条件等方面,给予央企创投基金更大支持。 

  产业基金的特殊工具作用 

  当前,能源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低碳转型升级进入关键阶段,国家电网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科技支撑。英大产业基金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控股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主要平台,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以股权形式支持能源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的“一地一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任务,在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工作部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协调融合内外部创新资源,以股权投资为纽带,加强同产业链内科创型企业的联结合作,有效捕捉系统外优质技术创新公司,从网省公司、产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不同层级搭建系统内外科技成果相互转化的沟通平台。 

  二是助力激发内部创新动力,作为系统内主要适用金融工具之一,发挥基金平台作用,打造系统内科研单位员工持股平台,通过帮助建立科学合理的系统内科研人员中长期激励机制,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以市场化方式激发新技术创新动力,有效促进原创技术的持续高质量产出。 

  三是为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赋能,充分发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作用,有效利用产业基金风险分散和杠杆特点,以相对较少的资本金投入,汇集更大的社会资本,撬动更多领域的股权投资布局,以股权为纽带聚合产业链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四是积极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探针”作用,利用产业基金机制灵活特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探索,根据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将发展成熟的产业导入,从而抢占战略性新兴领域制高点,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结构。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英大产业基金公司在积极助力国家电网公司创新机制探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度融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体系。英大产业基金公司积极与系统内各科研院所开展走访交流,2023年以来,先后拜访调研了系统内科研机构中的10余个专业研究所,以及10余家省级电力公司和产业单位,梳理了研究成果及相关孵化转化需求,形成成果转化清单。 

  二是通过设立创投基金持续支持内部科技成果转化。英大产业基金公司发挥基金产研融用功能,联合系统内外单位发起设立国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北京能创基金等,以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重点,聚焦能源体系和产业链安全,深入挖掘系统内外先进技术,推动重要科技成果产品化、商业化、产业化,积极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系统内科技型企业,助力科技研发获得多项专利。 

  三是通过基金打造转化平台。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工作部署,作为重要战略投资人参与系统内某科研院所成果孵化平台混改工作,协助企业全面梳理自身技术体系及业务模式,利用基金平台创新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助力该科研院所通过孵化平台积极转化科技成果。投资入股系统内某高端功率半导体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公司,与系统内某科研院所合作设立功率半导体驱动合资公司(其中该科研院所以相关成果作价入股),助力高端功率半导体成果转化。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创新 

  英大产业基金公司积极支持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属性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投资产业链科技型企业19家,包括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个、创新型中小企业1个。这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规模80.1亿元,为产业链企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本金,推动多项成果转化,积极发挥产业资本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加强产业赋能,促进产业协同,助力产业链提升韧性和竞争力,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科技创新。 

  例如,某电工新材料企业打破了电网节能变压器核心材料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海外产品的垄断地位。英大产业基金公司作为重要战略投资人,与15家投资机构共同完成B轮投资,为该企业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高端电工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此外,英大产业基金公司还持续赋能被投企业开发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通过派驻董事、监事等方式,深度参与被投企业战略规划,积极推动被投企业与系统内产业单位加强合作,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电网发展需求,协助对接国家电网公司优秀科技成果和基金投资生态圈企业,助力被投企业成长壮大。 

  例如,某工业软件项目作为国内领先的安全操作系统厂商,产品在电网调度和变电站控制系统等方面已有十余年的稳定运行记录,为相关领域国产化替代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大产业基金公司投资后,协助其进一步提升服务电网质效,并探索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市场应用,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再如,作为国内储能蓄电池管理系统(BMS)龙头企业的某储能装备企业,已实现三级架构的产品全覆盖,技术水平领先。英大产业基金公司投资后,为其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促进其进一步在BMS等领域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并协助其产业落地福建龙岩新罗区,在助力企业对接地方政府资源的同时,发挥国家电网公司的产业优势,落实对口帮扶责任。该项目的投资运作有效支撑了国家电网公司新型储能领域策源地和创新联合体等重点战略工作部署。 

  今后,英大产业基金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英大集团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建设的相关工作部署,围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构建现代产业链链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工具作用,力争为新型电力系统先进技术转化提供更强的支撑,为国家电网公司打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更大的力量。 

  (庞宇辰、马乐晖供职于国网英大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琳璘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