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亮剑”,独立董事履职呈现新风貌
文 | 夏木
至今年9月4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独董新规”)实施已满一周年。一年来,越来越多的独立董事积极履职,在促进公司规范运作、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来自独立董事的督促函变得更常见,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年报、半年报投出弃权票或反对票的情况也在增多,还出现了上市公司阻碍独立董事行使职权,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的典型案例。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日臻成熟。
阻碍独立董事履职,上市公司收罚单
8月22日,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成股份”)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以下简称“河北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福成股份2022年、2023年养牛场的实际建设与竣工结算,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为此,7月10日,该公司独立董事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4年第三次会议,并一致同意聘请具有司法认定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公司养牛场建设项目进行复审。第三方中介机构将通过统一的招投标程序进行聘请,由独立董事评选出一家符合要求的机构。对这一事项,福成股份专门以2024-029号公告进行了披露。独立董事们评选出了一家第三方中介机构,并告知该公司管理层,要求公司管理层配合签订合同,对养牛场建设项目进行复审。但是,福成股份却拒绝与复审机构签订协议。
对此,河北证监局认定福成股份管理层的行为“阻碍独立董事行使职权”,违反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款、《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河北证监局决定对福成股份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责令该公司从维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出发,抓紧配合独立董事开展对养牛场重大工程项目复审工作。并且,要求该公司于9月20日前向河北证监局书面报送复审结果及整改报告,按规定做好持续信息披露。这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严正提出,“公司董事和管理层应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
这并不是福成股份及其实控人第一次因公司治理存在问题而收到罚单。2022年5月31日,河北证监局作出《关于对李福成采取责令改正、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这份决定书指出,李福成作为福成股份实际控制人,违规干预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及财务、会计活动,导致福成股份独立性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河北证监局认定,因李福成未能有效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对其采取责令改正、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行政监管措施,自决定书作出之日起60个月内不得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或实际履行上述职务,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同时,由于李福成未能清晰界定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职责边界、违规干预上市公司独立运作,要求其必须加强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消除对福成股份的不当干预。
监管部门本次对福成股份发出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体现出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任、履职等方面正在加强指导和监管。地方证监局责令上市公司配合独立董事开展工作,从监管层面为落实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保证独立董事以客观公正的视角为上市公司经营决策提供意见与建议,增强公司治理效能。
独立董事落实独立性、专业性的治理专家角色,能打破上市公司内部信息垄断优势,提升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透明度,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监督管理,压实了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职责,督促上市公司加强管理规范性,提升上市公司长期发展质量。
独立董事主动发声、积极履职成趋势
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迎来重大改革。2023年7月,证监会通过《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并于2023年9月4日起施行。今年以来,上交所、深交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理解一本通》《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履职手册》,为相关主体提供工作指南。
此外,7月份实施的新公司法对董监高履职设定了更为严格、明确的要求,对忠实勤勉义务的概念作出界定,提高了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参与度,加大了其影响力。
在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积极履职、主动发声的情况越来越多。对上市公司公告进行梳理可知,截至8月28日,年内有44家上市公司累计收到49份独立董事的督促函,内容包括督促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妥善处理资金占用,解除违规担保、违规借款,采取措施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等。此外,还有多位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上投出弃权或反对票,对上市公司年报、半年报披露内容提出异议。
值得关注的一例独立董事发声,见于5月9日晚间天力锂能(301152)的一则公告。这是一则来自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督促函,由天力锂能的三位独立董事及一位非独立董事联署。四人共提出四项待整改事项,并要求管理层于2024年5月中旬整改完毕,并向董事会报告。这些问题包括:第一,天力锂能控股子公司千川动力对泰投实业的2500万元借款,是否存在形成非控股参股公司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的问题;第二,天力锂能在2023~2024年进行的期货投资行为有违上市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及内部治理规定,也未经董事会审批授权,四名董事要求立即停止这种高风险投资行为;第三,天力锂能对外投资,缺少尽调内容,投资程序不符合公司财务管理和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合同管理和资金支付有漏洞;第四,天力锂能股东在2023年可能存在利用预付账款占用公司资金之嫌,公司按照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的要求,已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专项核查,无确凿证据确定是否存在公司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四名董事认为,现款项虽已全部收回,公司管理层仍要积极进行整改严查,杜绝类似事项再次发生。对此,天力锂能回应称,收到公司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督促函后高度重视,将认真落实督促函的要求。
今年,此类案例可谓层出不穷。5月17日,ST长康(002435)披露公告称,三名独立董事就公司当前存在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事项等问题提出意见和督促,并明确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公司在相关方面的改进进度。在发函后,我们将隔周或不定期到公司经营场所对上述问题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ST深天(000023)也曾公告表示,三名独立董事向公司及控股股东发出《独立董事要求公司控股股东归还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督促函》,表示其已数次前往公司现场督促公司开展自查工作,多次提醒管理层依法依规追讨全部占用资金,同时敦促控股股东尽快归还占用资金。
8月28日,中国铁物(000927)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独立董事对半年报提出三点异议,并表示无法确认半年报真实、准确、完整。中国铁物对上述异议进行逐条说明,并表示以上问题均不影响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独立董事应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随着独董新规的深入实施以及新公司法的正式施行,独立董事的履职情况有较大改善,主要体现在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度提升,独立董事的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独立董事更充分地发挥出监督作用,通过对公司经营风险问题进行公开问询,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虽然独立董事的履职情况在不断改善,但在日常工作中,仍有部分公司或独立董事存在问题,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据统计,截至8月28日,年内有23家上市公司或其相关负责人因独立董事选任、履职等方面存在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处罚的原因分别是:12家公司因公司独立董事同时担任董监高的公司家数超过5家,导致披露的《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事实不符;6家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材料备案时间明显迟延,聘任流程存在重大瑕疵;3家因独立董事未充分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或独立性存在问题;1家因独立董事数量较少,导致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等长期存在独立董事未占多数的情况;1家则是阻碍独立董事履职。
监管一方面为独立董事履职“撑腰”;另一方面,对于独立董事勤勉尽责,也从未放松要求,特别是在财务数据真实性、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作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的履职行为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投资者的利益。从近来的监管动作看,支持并督促独立董事严格履行职责,正在取得良好的效果。相信这一系列“组合拳”,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引导独立董事群体,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