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10 月 13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 月份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0.4%,涨幅较上月回落 0.2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 2.8%,降幅较上月扩大 1.0 个百分点,但环比降幅收窄。
我国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历史同期突破32万亿元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32.33 万亿元,历史同期首破 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3%。其中出口 18.62 万亿元,增长 6.2%;进口13.71 万亿元,增长 4.1%。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逾16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 10 月 14 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 16.02 万亿元;9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 253.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8.1%。9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8%。分析人士认为,金融数据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
FXI 规模突破100亿美元
根据贝莱德旗下 iShares(安硕)网站上的数据,截至 10月 11 日,其在纽交所上市的基金——iShares 中国大盘股ETF(代码:FXI)的净资产已达到 108.6 亿美元。这也是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 ETF 规模首次突破 100 亿美元。据了解,FXI 成立于 20 年前,追踪的是富时中国 50 指数,覆盖了在港股上市的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 50 只股票。
工信部将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 10 月 14 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推动支持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工信部将支持独角兽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和引导独角兽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产融合作平台的作用,支持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重点围绕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6G 等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壮大独角兽企业;支持独角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创新合作。
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10 月 12 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要立足职能定位,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流程管理、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强化队伍建设等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提升绿色金融供给质量。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发展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融资支持。聚焦区域性生态环保项目、碳市场、资源环境要素、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多元化气候投融资、绿色消费等关键环节和领域,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七部门联合发布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10 月 11 日转发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个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从严格监管期货交易行为、严厉打击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期货公司全过程监管、强化期货市场风险防范、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慎发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深化期货市场监管协作等方面提出 17 项重点举措。其中,在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方面,《意见》明确,研究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纳入特定品种对外开放。
央行创设互换便利
中国人民银行 10 月 10 日发布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 ETF、沪深 300 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 5000 亿元,视情况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这意味着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中央层面部署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10 月 9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 ,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安全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各地区各部门可结合实际需要统筹安排数据产品和服务采购经费;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据要素型企业和数据基础设施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10 月 8 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发布。根据《指南》提出的建设思路,数据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通用、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流通、融合应用、安全保障等 7 个部分。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9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同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意见》着眼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总体目标,主要举措包括三方面:一是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三是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
央企专业化整合再推进
9 月 25 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12 组 26 家单位在此间集中签约。此次签约企业和单位的专业化整合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能源电力、稀土冶炼分离、矿产资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
隆基绿能在鄂尔多斯成立新能源生态建设公司
9 月 23 日,鄂尔多斯市熠阳新能源生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100 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中国人寿约出资 40 亿元在珠海成立股权投资基金
9 月 24 日,珠海领航鲲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国寿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为40 亿元,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中国人寿及国寿投资旗下天津领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寿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成为保变电气控股股东
9 月 26 日,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拟将其直接持有的 37.98% 保变电气股份、保定同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100% 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本次划转完成后,保变电气控股股东由兵器装备集团变更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新能源整车超 100 万辆
9 月 28 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海外的新能源整车正式超过 100 万辆。特斯拉方面透露,其位于上海临港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正在加速建设,截至 9 月底,主体厂房建设进度已超60%,预计明年一季度正式投产。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首次自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0 月 1 日,南方电网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正式进入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全部电量。这也是我国抽水蓄能电站首次自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开辟了新型电力系统下抽水蓄能市场化经营的新路径。从 10 月 1 日起,梅州抽水蓄能电站每天可以自主向电力交易市场申报第二天的抽水发电能力以及对应的预期电价。
中国能建在云南宾川成立新能源公司
10 月 12 日,中电工程(宾川)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860 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揭牌
10 月 14 日,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电投综能)揭牌仪式在京举行。电投综能由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智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重组整合而成。
国投电力与川投能源联合向雅砻江水电增资 150 亿元
10 月 14 日,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向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增资 150 亿元。国投电力和川投能源按照各自的持股比例(52:48)出资,即国投电力出资 78 亿元,川投能源出资 72 亿元,出资方式均为货币出资。
英大集团召开金融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接会
日前,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金融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接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财经专委会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中广核集团、中电建股份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望变电气等单位的相关人员,英大集团及各金融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英大集团此次组织金融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接会,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电网稳定工作会议暨 2024 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是国网金融服务能源电力领域新出发的具体实践,是“五统一”工作再提质的创新之举。
英大集团将在服务好电网发展的基础上,育新机、开新局,延伸拓展服务能源央国企及优质产业链企业,发挥好省级金融中心平台价值,推动实现“三结合”,即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相结合、与“电 e 金服”推广相结合、与金融单位业务发展相结合。全面摸排潜在客户,建立能源央国企资源库,确定“总对总”对接和属地化对接能源央国企重点客户清单;组建联合服务团队,总分联动组建专项业务团队,加强金融服务协同协作,强化客户信息互通共享;组织集中对接,融合“电 e 金服”推广、供应商大会等活动,组织举办服务能源央国企对接会;开展重点客户拜访,“一企一策”制定金融服务清单,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打造服务标杆典型,探索打造一批特色化、综合化服务模式,逐步落地一批有国网金融特色的服务能源央国企合作项目。
英大财险连续第六年保持惠誉“A”评级
10 月 16 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国际(Fitch)发布权威评级报告,确认 2024 年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实力评级继续保持“A”(强劲),展望“稳定”。
惠誉本次评级认为,这反映了英大财险“有利”的业务状况、“强劲”的资本水平、稳定的财务表现以及有限的资产风险。在惠誉 Prism 风险导向资本模型下,英大财险资本水平持续保持在“极好”水平,资本缓冲水平强劲,资产风险较低。英大财险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信用相关度评分持续保持在 3 分(最高分)。
英大财险自 2019 年起连续六年获得惠誉“A”评级。持续保持惠誉“A”评级与“稳定”展望,充分反映了英大财险强大的经营能力与抗风险水平,以及优秀的品牌价值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英大长安公司召开国网巴电 CPFL公司2024~2025年度保险路演会议
10 月 11 日,英大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京组织召开国网巴电 CPFL 公司 2024~2025 年度中资保险公司专场保险路演会议。会议邀请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英大财险等 12 家国内大型头部保险公司参加。
会上,国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详细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入股以来境外资产总体运营情况,以及国网巴电 CPFL 公司资产现状。国网巴电 CPFL 公司全面介绍了其全部发电资产整体情况和风险管理举措。英大长安公司介绍了近年来国网巴电 CPFL 公司资产中资市场排分情况,分析了该公司自国家电网公司入股以来的资产管理状况。与会保险公司反响热烈,与国网巴电 CPFL 公司就其资产分布、历史赔付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据介绍,英大长安公司将携手中资保险公司,为国网巴电CPFL 公司各类资产提供更优惠的保险定价和更充足的承保能力,为国家电网公司境外资产提供更专业的风险管理和保险经纪服务。
英大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期,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与中信建投证券在北京举行业务交流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签署该战略合作协议,是以能源电力类项目为核心纽带,致力于为能源电力产业链引入更多金融活水,为我国继续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贡献力量,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
本次协议签署后,双方合作关系加深,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在互利共赢中实现共同发展。双方于 10 月 10 日,落地首单合作项目——国家电投所属安徽芜湖电厂类 REITs 资管计划项目,由英大证券安徽分公司承揽、英大证券投资银行部承接项目发行。
英大证券通过参与国家电投类 REITs 项目发行,为申请加入国家电投集团“白名单”奠定了基础,为双方深化后续业务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实现良好开局。
国网租赁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奖项由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表彰在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每 5 年评选表彰一次,参评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国网租赁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进一步为国家电网公司和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金融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网租赁力量。
国网租赁获评首批“绿色融资租赁示范企业”
10 月 12 ~ 13 日,以“金融强国与金创区建设——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主题的 2024 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南开大学主办,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承办,旨在传承百年金融传统,共话金融机遇挑战,共谋金融发展。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获评首批“绿色融资租赁示范企业”,国网租赁相关负责人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该论坛根据《绿色融资租赁示范企业、绿色融资租赁成长性企业认定评价操作指引》,经综合分析和评估,认定国网租赁绿色评价等级为“G 企业 AAA”(最高级)。这是对国网租赁践行“双碳”目标、助力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充分肯定。
英大投资获第三届电力企业合规管理成果一等奖
近日,英大投资合规管理工作成果荣获第三届(2024)电力企业合规管理成果一等奖。该成果重点反映了英大投资的合规管理方面在赋能业务发展、协同管控、体系建设和文化培育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与经验成果。
电力企业合规管理成果推荐活动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与《企业家》杂志社共同组织评选,旨在树立中央企业法治建设标杆。英大投资合规管理工作成果从 14 家电力集团推荐的 613 项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合规管理成果一等奖,得到了业界肯定与认可。
英大碳资产受邀参加海峡两岸能源电力融合发展论坛
近日,2024 年海峡两岸能源电力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受邀参会并作分论坛交流发言。
在能源电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交流分论坛上,英大碳资产向参会企业代表介绍了本公司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供应商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建议,分享了英大碳资产在福建长期开展“碳评 + 金融”服务的实践成果,为清洁闽电建设与绿链融通发展贡献英大力量。